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亭回首暮云遮。今夜宿谁家。马上晓风,渡头残月,催送到天涯。小眉不画鬓儿斜。镇日背菱花。记得当时,手斟杯酒,阁泪拨琵琶。
白话文翻译
在长亭回首时,暮色中的云朵遮住了天际。今夜我将宿于谁家呢?马背上的晓风轻拂,渡头的残月似乎在催促我,送我到天涯。那小眉不施粉黛,鬓发微微斜落。整日背负着菱角的我,记得当时,手中斟酒,泪水在指间拨动琵琶。
注释
- 长亭:指送别的亭子,常用于离别的情景。
- 暮云:傍晚的云彩,表示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氛围。
- 晓风:清晨的风,给人一种清新而悲伤的感觉。
- 渡头:渡船的岸边,象征着离别和旅途。
- 小眉:指年轻女子,形容她的眉毛。
- 鬓儿斜:形容女子的发鬓微微斜落,增添了几分柔美。
- 菱花:指背负的菱角,象征着田园生活的艰辛。
- 杯酒:意指饮酒,表达离别时的情感。
典故解析
此诗中以“长亭”作为开头,表达了离别的情感,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极为常见,体现了送别的主题。酒和琵琶的结合,体现了古人对饮酒唱和的重视,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明代诗人,生于南明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以离别、思乡等为主题,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是在离别的场景中写成,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正是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人们普遍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少年游 离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离别的痛苦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通过“长亭回首”的意象,迅速引入离别的氛围,暮云的遮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不舍。接着,诗人在马背上感受到的“晓风”和“残月”,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尤其是“催送到天涯”一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充满了悲凉和孤独感。
在描写女子时,诗人用“小眉不画”和“鬓儿斜”的细节,勾勒出一幅恬静而美好的画面,似乎在表达对那位女子的眷恋与怀念。最后一句“手斟杯酒,阁泪拨琵琶”,情感达到高潮,酒与泪交织,琵琶声声,透出一种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层层递进,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对过去的眷恋,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亭回首暮云遮:在长亭中回头,看到晚霞中的云朵,烘托出离别的氛围。
- 今夜宿谁家: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孤独。
- 马上晓风,渡头残月:描绘旅途中的清晨,结合自然景象,增添了离别的惆怅。
- 小眉不画鬓儿斜:细腻描写女性的美,表现对她的思念。
- 镇日背菱花:象征着辛勤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怀念。
- 记得当时,手斟杯酒:回忆过去的欢聚,情感愈加浓烈。
- 阁泪拨琵琶:用音乐表达悲伤,情感的释放。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相结合,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如“残月催送”,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晓风”和“残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无奈,情感丰富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亭:象征离别和思念。
- 晓风:象征清新与希望,同时也带有离别的伤感。
- 残月:代表无情的时间流逝,暗示离别的不可避免。
- 菱花: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对田园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长亭”象征什么? A. 思念
B. 离别
C. 回忆
D. 旅行 -
“小眉不画”中的“小眉”指的是? A. 男子
B. 年轻女子
C. 老人
D. 小孩 -
诗人在“手斟杯酒”时的心理状态是?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望月怀远》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尤侗的《少年游 离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具豪放之气。两者表达的离愁别绪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异,尤侗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