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4 09:47: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屠苏末后不辞饮,
七十四人今自希。
筋力明年应更减,
诚心忧世久知非。
脾寒服药近方验,
风痹经冬势渐微。
得罪明时归已晚,
此生此病任人讥。
白话文翻译:
在屠苏酒快要喝完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继续饮酒,
如今七十四岁的我,心中仍然渴望生活。
明年体力自然会更加减弱,
我真心忧虑世事,早已知道这种心态是错误的。
脾胃寒冷,服药的效果逐渐显现,
经过一个冬天的风湿病,现在也渐渐减轻。
得罪于当今的明君,回头已为时已晚,
这一生和我身上的病,任凭他人嘲讽。
注释:
- 屠苏:一种传统的节日酒,常在春节饮用,代表辞旧迎新。
- 筋力:指身体的力量和精力。
- 脾寒:指脾胃虚寒的状况。
- 风痹:风湿病。
- 明时:指当今的明君或清明的时代。
- 任人讥:任凭他人嘲笑或指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微,宋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二人并称"苏门四学士"。苏辙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反映出个人的生活哲学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除日二首》是苏辙在除夕时所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中表现出的对疾病、年龄和世事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认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屠苏酒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开头以“屠苏末后不辞饮”引入,仿佛是在告别过去的一年,迎接新年的到来。在欢庆的氛围中,诗人却流露出对自己年事已高的忧虑,"七十四人今自希"表现了对生命的渴望与无奈相结合的心情。接下来,诗人反思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忧虑,"筋力明年应更减"道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力的不足。
诗的后半段,"脾寒服药近方验"表明了诗人因为年老体弱而不得不依赖药物,体现了他对身体健康的关注。接着,诗人提到“风痹经冬势渐微”,暗示他身心的逐渐恢复。最后两句“得罪明时归已晚,此生此病任人讥”则是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对外界评价的淡然。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生命的深切感悟,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苏辙作为文人的深邃和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屠苏末后不辞饮:在节日的最后时刻,诗人尽情饮酒,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 七十四人今自希:虽已年逾七十,却依然渴望继续生活。
- 筋力明年应更减:对未来身体虚弱的自省。
- 诚心忧世久知非:对社会动荡的忧虑,早已明白这种心态是错误的。
- 脾寒服药近方验:因脾胃虚寒而需用药,暗示对健康的关注。
- 风痹经冬势渐微:风湿病在寒冬中逐渐好转。
- 得罪明时归已晚:对当权者的得罪已为时已晚,反映出对个人处境的无奈。
- 此生此病任人讥:面对他人的嘲讽,内心感到无奈。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对偶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情感更为深刻,如“屠苏”象征着辞旧迎新。
-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命的反思,表现出对世事的忧虑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和对未来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屠苏:象征着节日的欢乐与新生的希望。
- 筋力:代表着生命的力量与健康。
- 脾寒:象征着身体的虚弱和对健康的关切。
- 风痹:象征着生活中的困扰与病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屠苏”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祝福
- B. 新年饮酒
- C. 伤感
- D. 友谊
-
诗人对未来的身体状况持什么态度?
- A. 充满信心
- B. 无所谓
- C. 感到忧虑
- D. 期待变化
-
“任人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生气
- B. 无奈
- C. 高兴
- D. 教训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辙与苏轼的作品可作对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探讨人生态度,但更为乐观,展示了兄弟间的风格差异。苏轼的作品多元而豪放,而苏辙则更显沉思和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辙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