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转运司王宣子上巳日会客》
时间: 2025-01-19 19:57: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随军转运司王宣子上巳日会客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边头相遇若相期,又见随军转运司。
忆昨醉君京口酒,伤今读我石壕诗。
兰亭饮客酬佳节,淝水收功定几时。
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
白话文翻译
在边头相遇仿佛是早有约定,又再次见到随军转运司的朋友。
回忆起昨夜与你在京口共饮的美酒,感伤今天读到我写的石壕诗。
兰亭的饮宴上,大家欢庆佳节,淝水边的胜利又要到何时才能收获?
本想去看花,然而花却不多,春风的气息全在绿杨树的枝头。
注释
- 边头:边境的地方,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随军转运司:负责军队物资转运的官员或机构。
- 京口:指京口(今镇江),是著名的饮酒之地。
- 石壕诗:指戴复古所作的一首诗,内容多描写悲伤和感慨。
- 兰亭:指兰亭集序的典故,典出王羲之的著名作品,象征文人雅集。
- 淝水:淝水之战,象征胜利与辉煌的历史事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生卒年不详),字景山,号复古,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闲适之情传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上巳节,诗人与友人在边境相聚,想起往日的欢聚与饮酒,感慨今天的无奈与寂寞,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随军转运司王宣子上巳日会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展现了作者在边境相聚时的思绪。诗的开头,诗人以“边头相遇若相期”引入,表现出久别重逢的惊喜和期待,似乎在暗示彼此之间的友情是命中注定的。然而,随后的回忆与感伤则让人意识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京口酒”和“石壕诗”,引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依恋。在对兰亭聚会的描绘中,诗人不仅仅是在回忆一个节日的欢愉,更是在探讨胜利与成就的短暂与脆弱,“淝水收功定几时”的疑问显得尤其沉重。
最后两句“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则是对现实的反思,虽然春天来临,但花却不多,似乎在隐喻生活中的失落与不如意。整首诗在怀旧与现实之间徘徊,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头相遇若相期:在边境相遇,像是早有约定,表现出友谊的深厚。
- 又见随军转运司:再次见到友人,增添了相聚的喜悦。
- 忆昨醉君京口酒:回忆起上次饮酒的欢快时光。
- 伤今读我石壕诗:对今天的感慨,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
- 兰亭饮客酬佳节:兰亭聚会的热闹场景,象征文化与友谊的结合。
- 淝水收功定几时:对未来的迷茫,暗示胜利的来之不易。
- 准拟看花花较少:原本想去欣赏春花,却发现花儿稀少。
- 春风全在绿杨枝:春天的气息只在绿杨树的枝头,象征生命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花和春风的意象,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反问:通过“定几时”这一句,增强了诗人的思考和无奈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友谊的珍贵、时间的流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边头:象征着遥远与孤独,暗示诗人的处境。
- 京口酒:代表过往的欢乐与友谊。
- 兰亭:象征文化与雅集,体现人际交往的美好。
- 淝水:代表历史的辉煌与胜利的期望。
- 春风与绿杨:象征生命与希望,暗示尽管生活有失落,但仍需向前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京口”是指哪个地方?
- A. 镇江
- B. 杭州
- C. 南京
- D. 苏州
-
“淝水收功定几时”中“淝水”指的是什么?
- A. 一条河流
- B. 战争的胜利
- C. 一种饮品
- D. 一首诗
-
诗中提到的“兰亭”主要代表什么?
- A. 一种花
- B. 文化雅集
- C. 一位诗人
- D. 一种节日
答案
- A. 镇江
- B. 战争的胜利
- B. 文化雅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体现了友谊与离别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随军转运司王宣子上巳日会客》:两首诗都表现了离别与思念,但前者更侧重家庭情感,后者则注重友谊与历史的反思。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学习,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