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
作者: 萧子良 〔南北朝〕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霜轻流日,风送夕云。
雕檐结彩,绮井生文。
四琏合旨,八簋舒芬。
白话文翻译:
霜轻轻地洒落在阳光下,微风送来傍晚的云彩。
雕刻的屋檐上缀满了彩色的装饰,华丽的井口映出美丽的纹饰。
四道菜肴的味道相互融合,八个盛器散发出芬芳的气息。
注释:
- 霜:指秋冬时节的霜,象征清冷的气候。
- 轻流日:轻轻流动的阳光,形容阳光温和。
- 雕檐:雕刻精美的屋檐,强调其华丽。
- 绮井:华丽的井口,表明宴会的奢华。
- 四琏:四道美味的菜肴。
- 八簋:指盛放食物的器皿,寓意丰盛的宴席。
典故解析:
- “释奠”指的是古代祭奠、庆典的仪式,通常伴随盛大的宴会,体现了对皇太子的尊重与祝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萧子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精美的诗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与个人情感,尤其是在描写宴会、祭典等场合时,常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侍奉皇太子之际,旨在表达对皇太子的祝贺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出当时皇室宴会的奢华与庄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优雅的宴会图景,展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氛围。诗的开头通过描写霜、阳光和风,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暗示着宴会的庄重。接着通过“雕檐结彩”和“绮井生文”描绘出宴会场所的华丽,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奢华生活。最后的“四琏合旨,八簋舒芬”则形象地展现了丰盛的宴席,给人以食欲的诱惑。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太子的尊重与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轻流日:描绘了清晨时分,薄霜在阳光下闪烁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氛围。
- 风送夕云: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了傍晚的云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宴会的即将开始。
- 雕檐结彩:华丽的屋檐装饰着色彩斑斓的彩饰,表现出宴会的奢华气氛。
- 绮井生文:井口的装饰美丽而生动,突显出宴会的精致。
- 四琏合旨:四道菜肴的味道相互融合,展现出宴席的丰盛。
- 八簋舒芬:八个盛器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表现出宴会的盛况。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霜轻流日”,将霜与阳光的关系比作一种轻柔的流动,增强了画面感。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修辞,如“雕檐结彩”与“绮井生文”,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宴会上美好的景象,表达了对皇太子的祝贺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体现了古代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宴会文化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清冷和宁静。
- 雕檐:代表华丽与奢侈。
- 琏:象征美食与丰盛的宴席。
- 簋:象征盛情款待和尊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霜轻流日”描绘的是哪种天气状况?
- A. 雨天
- B. 晴天
- C. 雪天
- D. 阴天
-
“四琏合旨”中“四琏”指的是什么?
- A. 四道菜肴
- B. 四个器皿
- C. 四个季节
- D. 四个朋友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展现了高远的意境与豪情。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了宴会和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侍皇太子释奠宴诗》:
- 《静夜思》通过描写月夜思乡,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孤独;而《侍皇太子释奠宴诗》则通过宴会的热闹景象,展现了对皇权的尊重和庆祝的氛围,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宴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