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尺春泥频侧足,
半池天水欲清神。
柳黄梅白贪回首,
惊起啼鸦雪洒人。
白话文翻译:
在春泥中我小心翼翼地行走,
半池的清水映照出我的神情。
柳树发黄,梅花洁白,我忍不住回头观望,
惊起了啼叫的乌鸦,雪花纷纷洒落在人间。
注释:
- 一尺春泥:春天的泥土,因气温回暖而变得湿软,形容春天的来临。
- 频侧足:小心翼翼地走动,生怕踩到泥水。
- 半池天水:池塘里的一半是清澈的水,暗示着春天的生机。
- 欲清神:想要清新心境,意指春水带来的宁静感。
- 柳黄梅白:描述春天的景色,柳树新芽发黄,梅花盛开洁白。
- 贪回首:留恋地回头观望,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 惊起啼鸦:因自己转身而惊动了栖息的乌鸦,增添了动感。
- 雪洒人:指的是春天的雪花洒落在人间,形成一种美丽的意境。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柳”和“梅”都是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复苏。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常寓意着柔美和依依惜别,而梅花则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攽,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走在小园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景色,写下了自己对春天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雪后行小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景,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勾勒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活力。开头的“一尺春泥频侧足”,描绘了诗人在春泥中小心行走的情景,展现了春天的特有韵味。接着“半池天水欲清神”则描绘了水面映照出的宁静与清澈,营造出一种内心的平和。第三句“柳黄梅白贪回首”,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留恋之情跃然纸上。最后一句“惊起啼鸦雪洒人”则增添了动态的元素,乌鸦的惊起象征着生命的活跃,而洒落的雪花则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尺春泥频侧足:在春天的泥土中小心翼翼地走动,反映出春天特有的湿润与泥泞。
- 半池天水欲清神:池塘中的水清澈,仿佛能洗净内心的烦扰,带来宁静与舒畅。
- 柳黄梅白贪回首:春天的柳树和梅花交相辉映,诗人忍不住回头观看,表现出对美的向往。
- 惊起啼鸦雪洒人:乌鸦被惊动而鸣叫,雪花如同春天的精灵洒落,形成动静结合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惊起啼鸦”,赋予乌鸦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柳黄梅白”,对比鲜明,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如“天水欲清神”,将水比作清神,突显其宁静。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泥: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天水:代表着宁静与清新,反映内心的平和。
- 柳黄、梅白: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复苏。
- 啼鸦:象征着生命的活跃与自然的动感。
- 雪:在春天中洒落,增添了神秘与梦幻的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泥”主要象征什么?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生机
- C. 夏天的炎热
- D. 秋天的丰收
-
“柳黄梅白”中,梅花的颜色是?
- A. 红色
- B. 白色
- C. 黄色
- D. 绿色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漠不关心
- B. 深深热爱
- C. 仅仅欣赏
- D. 充满厌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攽的《雪后行小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刘攽更偏向于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王维则融入了更多的静谧与孤独。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