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暮春旅怀)》

时间: 2024-09-19 21:00:41

无肠可断听花雨。

沈沈已是三更许。

如此残红那得住。

一春情绪。

半生羁旅。

寂寞空山语。

霖铃不是相思阻。

四十平分犹过五。

渐远不知何杜宇。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人在江南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肠可断听花雨。沈沈已是三更许。如此残红那得住。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霖铃不是相思阻。四十平分犹过五。渐远不知何杜宇。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人在江南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暮春时节的旅途感受,听着花雨声,思绪万千,已是深夜三更。眼前的残花如何能停留?一春的情绪在心中翻涌,半生的漂泊让人倍感孤寂。空山中传来孤独的低语,虽说霖铃声并非阻隔思念之物,岁月如流水,四十岁时已经过了五年。渐渐远去,不知何时能听到杜鹃的鸣叫,归去的念头愈加浓烈,不如就此归去,人在江南的路上。

注释:

  • 无肠可断:形容情感极为痛苦,心如刀绞。
  • 沈沈:形容夜色沉重,昏暗。
  • 残红:指的是春天盛开的花朵凋零后的残存花瓣。
  • 羁旅:指在外漂泊,无法归家的状态。
  • 霖铃:指细雨声,形容声音如铃声般清脆。
  • 杜宇:即杜鹃,古时被称作“杜宇”,其鸣叫声常与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
  • 江南路:指的是回归的路途,江南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渊,号云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词作著称。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青玉案(暮春旅怀)》创作于作者游历之际,正值暮春,春天的残余与即将到来的夏季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及对归乡的向往。这首词在情感上表现了孤独与无奈,体现了旅途中的思乡情感。

诗歌鉴赏:

《青玉案(暮春旅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刘辰翁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美好与旅途的孤独交织在一起。开篇“无肠可断听花雨”,就强烈地表达了对春天的依依不舍,花雨声仿佛是心中情感的引发。接下来的“沈沈已是三更许”,暗示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思考,情感愈加沉重。

“如此残红那得住”一语,蕴含着对春天逝去的不甘与无奈。在“半生羁旅”的自述中,作者不仅在回忆过去的岁月,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旅途,感受到一种无所依归的苦涩。诗中“霖铃不是相思阻”的表达,意在说明尽管有细雨的伴随,但心中的思念依旧难以释怀。

最后的“渐远不知何杜宇。不如归去”,极具情感的呼唤,表明了归乡的迫切愿望。整首词以江南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眷恋,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情感真挚且细腻,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肠可断听花雨:形容情感的痛苦,听到花雨声使人更加心痛。
  2. 沈沈已是三更许:夜色沉重,时间已是深夜,心中的思绪更加沉重。
  3. 如此残红那得住:面对凋零的花朵,感叹美好的事物难以长久。
  4. 一春情绪:春天的情绪在心中翻涌。
  5. 半生羁旅:一生漂泊,心中孤独。
  6. 寂寞空山语:空山中传来的孤独低语,渗透着内心的孤寂。
  7. 霖铃不是相思阻:细雨声并不是思念的阻碍。
  8. 四十平分犹过五:岁月流逝,已过五年,感慨时间的飞逝。
  9. 渐远不知何杜宇:渐渐远去,不知何时能够听到杜鹃鸣叫。
  10. 不如归去:归去的愿望愈发强烈。
  11. 人在江南路:身在江南的路上,暗指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无肠可断”暗喻情感的痛苦。
  • 拟人:如“寂寞空山语”,将山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 对仗:如“渐远不知何杜宇,不如归去”对比了远离的孤独与归去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孤独的旅途带来的无奈与心灵的苦痛。

意象分析:

  • 花雨: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带有忧伤的情感。
  • 残红:代表逝去的美好,暗示时间的无情。
  • 杜宇:象征归乡的愿望,常与思乡情感相联系。
  • 江南:理想的归宿,象征着温暖和亲切的故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肠可断”表现了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痛苦
    • C. 愤怒
  2. “渐远不知何杜宇”中的杜宇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一种鸟
    • C. 一种乐器
  3. 诗中提到的“人在江南路”暗示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故乡的思念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痛苦
  2. B. 一种鸟
  3. B. 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语言柔美而富有音乐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也有对时间流逝和个人情感的思考,语气更为豪放,展现了不一样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