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和同姓草叔曲本胡端逸见寿韵并谢)》
时间: 2025-01-01 19:42:2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金缕曲(和同姓草叔曲本胡端逸见寿韵并谢)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忘却来时路。恨苍苍寒冰弃我,江南闲处。世事早知今如此,何不老农老圃。更种个梅花深住。冻雨前朝浯溪石,对苍苔堕泪怜臣甫。山似我,两眉聚。岁云暮矣如何度。但多情寂寥相念,二三君子。越石暮年扶风赋,犹解闻鸡起舞。恨不减二三十岁。一曲相思碧云合,醉凭君为我歌如缕。君念我,似同祖。
白话文翻译:
忘却了来时的路。恨那苍苍的寒冰抛弃了我,在江南的闲处。世事早已知道了如今的样子,何不如老农与老圃,继续种植梅花,安静地居住。冻雨下过的前朝,浯溪的石头上,对着苍苔我不禁流泪,怜惜着臣甫。大山和我,眉头紧锁。岁月已晚,我该如何度过?但那多情的寂寥让我思念,只有二三位君子。越石的晚年,扶风而赋,依旧能听见鸡鸣起舞。恨不减二三十岁。一曲相思与碧云相合,醉酒之时,请君为我唱那如缕的歌。你思念我,似乎与我同宗。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苍: 形容颜色或状态,指冷清的样子。
- 寒冰: 比喻冷漠或孤独的状态。
- 老农老圃: 指年长的农人和田园,象征安稳的生活。
- 梅花深住: 表达对梅花的执着和向往。
典故解析:
- 浯溪: 指的是一个地方,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浯溪是著名的风景地。
- 闻鸡起舞: 源自东汉的祖逖,寓意努力进取、不懈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刘辰翁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诗歌鉴赏:
本首《金缕曲》呈现了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诗人在反思自己的人生旅程时,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时间的流逝。开篇的“忘却来时路”,便是对过往的迷茫与无奈,接着提到“寒冰”象征着生活中的冷漠与被抛弃的感觉。诗人对梅花的执着,既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更是对自己生活的寄托与希望。
“岁云暮矣如何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似乎在对人生的反思中感到深深的孤寂。然而,诗中又提到“二三君子”,这让人感受到一丝温暖与希望,虽孤独但不失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结尾的“醉凭君为我歌如缕”,则是对好友的期待与情感的寄托,传达出一种希望与美好的情感。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考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构成了一幅感人至深的诗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忘却来时路。 - 表达对过去的迷茫与无奈。
- 恨苍苍寒冰弃我,江南闲处。 - 寒冰象征生活的冷漠,反映孤独的感受。
- 世事早知今如此,何不老农老圃。 - 反思人生的无常,渴望安稳的生活。
- 更种个梅花深住。 - 希望在艰难中寻找美好的事物。
- 冻雨前朝浯溪石,对苍苔堕泪怜臣甫。 - 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 山似我,两眉聚。 - 自我感受的凝重,与山的凝重形成对比。
- 岁云暮矣如何度。 - 对未来的迷茫,感受时间的流逝。
- 但多情寂寥相念,二三君子。 - 友情在寂寥中的闪光,带来温暖。
- 越石暮年扶风赋,犹解闻鸡起舞。 - 对人生的追求与坚持,传达不屈的精神。
- 恨不减二三十岁。 - 对青春的怀念与不舍。
- 一曲相思碧云合,醉凭君为我歌如缕。 - 用音乐传达思念,表达对友人的期待。
- 君念我,似同祖。 - 强调友情的深厚与亲密。
修辞手法:
- 比喻: “寒冰”比喻生活的冷漠。
- 拟人: “岁云暮矣”赋予时间以人的特质。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孤独、思念、人生反思与友情展开,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冰: 代表孤独与冷漠。
- 梅花: 象征坚韧与希望。
- 浯溪: 自然景观,融入诗人情感。
- 君子: 友情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忘却来时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过去的迷茫
- C. 对友谊的珍视
- D. 对自然的热爱
-
“闻鸡起舞”这个典故出自哪个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祖逖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提到的“寒冰”象征着什么?
- A. 温暖
- B. 友情
- C. 冷漠与孤独
- D. 幸福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比较刘辰翁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情感的思考,但刘辰翁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李清照则更注重对爱情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