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一 早出阜城马上作》
时间: 2025-01-04 10:48: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约城西散冶情,
春风辍直下承明。
清时自得閒官味,
胜日难能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
烟中兰若远钟声。
悠悠歧路何须问,
且向白云深处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约定在城西游玩的心情,春风轻拂,直下承明的地方。清闲的时光让人感受到闲适的官场滋味,难得的美好日子更是让人乐在其中。马儿向前走,眼前是新柳的春色,远处烟雾中传来的钟声让人心驰神往。面对悠长的歧路,何必去询问方向,不如向着白云深处慢慢前行。
注释:
- 有约:指有约定或约会。
- 散冶情:表达游玩的情趣和心情。
- 辍:停下来,停止。
- 承明:指承明殿,明代皇宫中的一个地方。
- 閒官味:形容清闲的官场生活。
- 胜日:美好的一天。
- 马首:马的头部,指引向的方向。
- 新柳色:春天新生的柳树绿意。
- 兰若:兰花和幽静的处所。
- 悠悠歧路:指前方的岔路,感慨其漫长。
- 白云深处:隐喻向着悠远的理想或境界行进。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白云深处”可以引申为古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之地,象征着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1559),字佩弦,号浩然,晚号文海,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他的艺术成就卓越,尤其在山水画和书法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文徵明的诗歌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宁静。
创作背景:
《游西山诗十二首》是在文徵明游览西山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此诗写于明代,正是社会动荡之前的一段时间,诗人借游山玩水的机会,抒发个人情怀,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出游的场景,展现了文徵明的闲适与淡泊心态。开头几句“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既交代了出游的目的地,又渲染了春风的温暖,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下来的“清时自得閒官味,胜日难能乐事并”,则表达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享受,强调了清闲与乐趣的难得。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远处的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愉悦。
最后两句“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则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诗人选择顺应内心的向往,放弃对道路的追问,象征着对自由与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洒脱的态度让整首诗充满了悠然自得的气息,体现了文徵明的人生态度和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约城西散冶情:有约定在城西游玩,表达诗人轻松的心情。
- 春风辍直下承明:春风轻柔,吹拂着,带我们直下承明的地方。
- 清时自得閒官味:在清闲的时光中,享受官场的宁静与乐趣。
- 胜日难能乐事并:美好的一天,难得的快乐事情。
- 马首年光新柳色:马头指向春天的新柳色,生机勃勃。
- 烟中兰若远钟声:远处烟雾中传来的钟声,悠远而宁静。
- 悠悠歧路何须问:面对漫长的岔路,何必去询问方向。
- 且向白云深处行:不如向着白云深处,追寻内心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云深处”比喻为理想生活的境界。
- 拟人:春风似乎在轻轻地抚摸,表现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温暖与生机,带来希望。
- 新柳:象征青春与生命的复苏。
- 白云: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 钟声:象征宁静与远方的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有约城西”是指什么?
- A. 在城市东边
- B. 在城市西边
- C. 在城市南边
- D. 在城市北边
-
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感受是怎样的?
- A. 难得的乐趣
- B. 充满压力
- C. 感到孤独
- D. 无聊
-
“且向白云深处行”意味着什么?
- A. 急于回家
- B. 追求理想生活
- C. 无所事事
- D. 迷失方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风光,体现出隐逸的情怀,但更注重于静谧与和谐的气氛。
- 李白《庐山谣》:强调壮阔的山水景象,表现出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然的崇敬。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精华》
- 《文徵明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