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清迩英阁,密勿侍经筵。昼漏逾三鼓,宸居近玉砖。多闻资学殖,清问发真筌。
白话文翻译:
在靠近英明阁的西清之地,勤勉地侍奉于经筵之前。白昼的漏声已过三鼓,皇居近在玉砖铺设的宫殿。博学多识以助学殖,清雅的提问揭示真谛。
注释:
- 西清:指宫廷中的西侧清静之地。
- 迩英阁:宫中藏书或讲学的地方。
- 密勿:勤勉不懈。
- 经筵:皇帝讲学的场所。
- 昼漏:白昼的计时器,即漏壶。
- 三鼓:古代夜间计时的三个时段,此处指深夜。
- 宸居:皇帝的居所。
- 玉砖:宫殿中铺设的精美砖石。
- 多闻:博学多识。
- 资学殖:有助于学问的积累。
- 清问:清雅的提问。
- 发真筌:揭示真谛,筌为捕鱼的工具,比喻获取真知的方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服,宋代文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窥见其深厚的学识和对宫廷生活的熟悉。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侍奉皇帝讲学之时,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宫廷生活的细致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侍奉皇帝讲学时所作,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宫廷生活的细致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廷中的学习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宫廷生活的细致观察。诗中“西清迩英阁”和“密勿侍经筵”描绘了作者勤勉侍奉的场景,而“昼漏逾三鼓,宸居近玉砖”则进一步以宫廷的宁静与华美来衬托学习的氛围。最后两句“多闻资学殖,清问发真筌”则强调了博学多识和清雅提问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学问真谛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清迩英阁”:描绘了宫廷中的学习场所,清静而靠近英明之处。
- “密勿侍经筵”:表达了作者勤勉侍奉于皇帝讲学的场景。
- “昼漏逾三鼓”:以漏壶的计时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夜已深。
- “宸居近玉砖”:描绘了皇居的华美,近在眼前。
- “多闻资学殖”:强调了博学多识对学问积累的重要性。
- “清问发真筌”:通过清雅的提问来揭示学问的真谛。
修辞手法:
- 比喻:“发真筌”中的“筌”比喻获取真知的方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西清”对“迩英阁”,“多闻”对“清问”。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宫廷生活的细致观察,强调了博学多识和清雅提问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清:宫廷中的清静之地,象征学问的纯净。
- 迩英阁:宫中藏书或讲学的地方,象征知识的殿堂。
- 玉砖:宫殿中铺设的精美砖石,象征皇居的华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昼漏逾三鼓”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清晨 B. 中午 C. 深夜 D. 傍晚
-
“清问发真筌”中的“筌”比喻什么? A. 学问 B. 真知 C. 提问 D. 学习方法
答案:
- C. 深夜
- D. 学习方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往事的怀念。
诗词对比:
- 朱服此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体现了对学问的追求,但朱服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宫廷生活的细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朱服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文学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朱服诗歌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