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时间: 2025-01-06 09:36:43

地脊亚为崖,耸出冥冥中。

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

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一望俗虑醒,再登仙愿崇。

青莲三居士,昼景真赏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
作者:孟郊

地脊亚为崖,耸出冥冥中。
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
前山胎元气,灵异生不穷。
势吞万象高,秀夺五岳雄。
一望俗虑醒,再登仙愿崇。
青莲三居士,昼景真赏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华岩寺楼,眺望终南山的感受。诗中提到,地脊低洼如崖,耸立于冥冥的天际,楼的根部直插云端,殿宇的翅膀在空中翱翔。前面的山脉蕴含着生气,灵气无限。它的气势吞噬万物,拔尖的秀丽超越了五岳的雄伟。向远望去,俗世的烦恼顿时清醒,而再度登上高处,心中对仙境的向往愈发强烈。青莲三位居士,白天的景色与他们共同欣赏。

注释:

  • 地脊: 地面的高低起伏。
  • 亚为崖: 低洼的部分像崖一样陡峭。
  • 冥冥: 指深邃的天空或幽暗的环境。
  • 楼根插迥云: 楼的根部直插云端,形容建筑的高耸。
  • 胎元气: 形容山的生气和灵气。
  • 秀夺五岳雄: 形容其气势和美丽超过了五岳。
  • 俗虑: 俗世的烦恼。
  • 青莲三居士: 指三位居士,可能寓意高人或志同道合的朋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卫山,唐代著名诗人,晚唐诗人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孟郊晚年,他在华岩寺楼眺望终南山的过程中,受到壮丽自然景观的启发,感受到人生的哲理与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孟郊的《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首先,诗中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周围的景色,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其次,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思与超脱。在高耸的楼宇与高山之下,俗世的烦恼显得微不足道,诗人希望能够超越尘世,追寻更高的精神境界。青莲三居士的提及,暗示着诗人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向往与欣赏,表明他对友谊及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邃,既有对自然的崇敬,也有对生命的思索,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哲理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地脊亚为崖:描述地形,形容低洼的地方就像崖一样陡峭。
  2. 耸出冥冥中:强调山的高耸,似乎直通冥冥的天空。
  3. 楼根插迥云:楼宇的根部高耸,直插云层,显示出建筑的壮丽。
  4. 殿翼翔危空:殿宇的结构如同翅膀一般,飞翔于危空之中。
  5. 前山胎元气:前方的山蕴含着生气,显示出灵气。
  6. 灵异生不穷:灵气和生机是源源不断的。
  7. 势吞万象高:形容山的气势浩大,吞噬万物,显得高大无比。
  8. 秀夺五岳雄:美丽的景色超越了五岳的雄伟。
  9. 一望俗虑醒:一旦远望,世俗的烦恼都变得清晰而醒悟。
  10. 再登仙愿崇:再一次登高,心中对仙境的向往愈加崇高。
  11. 青莲三居士:提到三位志同道合的居士,暗示理想与友谊。
  12. 昼景真赏同:白天的美景与他们共同欣赏,分享这种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地脊亚为崖”与“楼根插迥云”通过比喻手法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对仗: 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展现了诗的韵律之美。
  • 夸张: “势吞万象高”夸张地表现出山水的壮阔与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对世俗的超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高山和友谊的描绘,诗人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追寻,反映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岩寺: 象征着灵性与宁静的地方,代表着修行与超脱。
  • 终南山: 代表着高远与理想,常被视为隐士的归宿之地。
  • : 代表着飘渺与自由,象征着理想的追求。
  • 青莲: 象征着高洁与理想,常用来比喻志同道合的朋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莲三居士”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仙人
    C. 魅力
    D. 隐士

  2. “势吞万象高”意思是: A. 形势高大
    B. 气势汹汹
    C. 吞噬万物
    D. 二者皆是

  3. 诗中提到的“俗虑”是指什么? A. 世俗的烦恼
    B. 生活的琐事
    C. 自然的美景
    D. 个人的理想

答案:

  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终南山》同样描绘了高山的景象,但更强调了诗人的隐逸情怀,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相比之下,孟郊的作品则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孟郊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