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1-06 14:24:01

月缺年何久,龙飞事一新。

追崇名号正,同祔礼容均。

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

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辙的《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第一首:

月缺年何久,龙飞事一新。
追崇名号正,同祔礼容均。
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
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

白话文翻译

月亮缺失已经多久,岁月如梭,龙飞凤舞的盛世又开始了。
我们追崇名号的确是正当的,礼仪和容貌都要一致。
凤凰的翅膀低低地迎接着阳光,龙的辇车轻轻扬起尘土。
所有人都知道舜帝的孝顺,大家都披上了华丽的衣服,泪水湿透了手巾。

注释

字词注释:

  • 月缺:指月亮阴晴圆缺,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龙飞:比喻帝王的盛世,龙是皇权的象征。
  • 追崇:尊敬、追求崇高的名号。
  • 同祔:指一起举行礼仪活动,表明尊重。
  • 凤翣:凤的车,象征着高贵的身份。
  • 龙輴:龙的辇车,表示帝王的威仪。
  • 舜孝:指舜帝的孝行,表明对德行的赞美。

典故解析:

  • 舜帝:古代中国的贤君,以孝顺闻名,诗中提到他以表彰对皇太后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深刻著称,尤其擅长抒情和议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追悼皇太后的时候,表达了对皇太后去世的哀悼与尊崇,以及对历史德行的追思。诗中融合了对时事的感慨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的缺失引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悼念的情感。开头的“月缺年何久”便渗透出一种对已故者的深切怀念。接着描述了新的盛世,暗指皇太后的影响力仍然在世间存在。诗中表现了追尊的正当性,强调了传统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展现了对皇太后的尊崇与怀念。最后一句“拥绋尽沾巾”则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众人对皇太后的怀念之情,泪水浸湿了衣巾,突显出哀伤的气氛。

整首诗不仅仅是一种哀悼,更是一种对传统美德的呼唤。苏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注,使得这首挽词在追悼中透出一种文明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缺年何久:月亮的缺失已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皇太后去世的时间。
  2. 龙飞事一新:新的事情如龙飞凤舞般热闹,表明即使在哀悼中,生活依然继续。
  3. 追崇名号正:尊重和追崇是合适的,强调对逝者的崇敬。
  4. 同祔礼容均:礼仪和容貌都要一致,体现对传统礼俗的重视。
  5. 凤翣低迎日:凤凰的车低低地迎接阳光,象征尊贵与希望。
  6. 龙輴细起尘:龙的辇车轻轻扬起尘土,象征皇权的威仪。
  7. 都人知舜孝:大家都知道舜帝的孝行,强调德行的重要性。
  8. 拥绋尽沾巾:众人披上华丽的衣服,泪水湿透了手巾,生动地表现了哀悼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飞”来比喻盛世,用“月缺”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皇太后的追思,强调了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和德行的追崇,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人情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缺:象征失落和时间的流逝。
  • 龙飞:象征帝王权威和繁荣的景象。
  • 凤翣龙輴:分别象征尊贵和权力,体现了对逝者的尊崇。
  • 泪水:象征哀痛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缺”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月亮的明亮
    C. 自然现象

  2. “龙飞”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大自然
    B. 盛世与权威
    C. 个人成就

  3. 诗中提到的“舜孝”是指谁的品德? A. 皇太后
    B. 舜帝
    C. 苏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是表现对逝者的怀念,但苏辙更注重礼仪与德行的传承,而苏轼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发泄。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是对苏辙《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