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壼公观刘道士》

时间: 2025-01-06 13:05:01

恩颍求归今几时,布衣犹在老刘师。

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传音问不须疑。

曾闻圯上逢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
恩颍求归今几时,
布衣犹在老刘师。
龙章旧有世人识,
蝉蜕惟应野老知。
昔葬衣冠今在否,
近传音问不须疑。
曾闻圯上逢黄石,
久矣留侯不见欺。

白话文翻译:

蔡州的壼公在看刘道士,
恩颍回归的时间已经过去多久?
即便是布衣,老刘师依然在世。
龙章的文章过去有人识别,
而蝉的蜕壳则只有野老才能知晓。
以前葬身的衣冠如今是否还在?
最近传来的音讯不必怀疑。
曾听说在圯上碰见黄石,
留侯已经很久不再受欺骗。

注释:

  • 恩颍:指恩泽流传,颍为水名,暗指归隐的渴望。
  • 布衣:指普通百姓,强调刘道士的平民身份。
  • 龙章:指龙的纹章,引申为有名的文才。
  • 蝉蜕:蝉脱壳,指蜕变或转变,只有老者才能理解其意义。
  • 昔葬衣冠:昔日所葬的衣服与帽子,象征身份和地位。
  • :指桥梁,黄石指黄石公,古代隐士。
  • 留侯:指留侯张良,曾为汉朝的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他在文学上有较高造诣,以散文和诗词见长,风格豪放,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政治的关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辙在蔡州时,表达他对隐士生活和道士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意象丰富,揭示了个人与社会、名与利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与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全诗通过对刘道士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的“恩颍求归今几时”,开篇即点出归隐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用“布衣犹在老刘师”来强调道士的平民身份,表现出对道士清高的生活方式的赞赏。紧接着的“龙章旧有世人识,蝉蜕惟应野老知”则通过对比,暗示出在世俗中,真正的智慧与洞察往往被忽视,只有少数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诗的后半部分则引入了历史典故,提到“昔葬衣冠今在否”,反映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最后提到黄石与留侯,暗示了寻找真正智者的难度,以及对忠诚与智慧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又有对道家隐士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恩颍求归今几时:问归隐的时间,表现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2. 布衣犹在老刘师:强调道士的平民身份,赞美其清高。
  3. 龙章旧有世人识:提到有才华的作品,暗示对名利的关注。
  4. 蝉蜕惟应野老知:只有老者才能理解蜕变的意义,暗示智慧被忽视。
  5. 昔葬衣冠今在否:追忆过去的身份,反思现状。
  6. 近传音问不须疑:对传来的消息持怀疑态度,暗示对现实的思考。
  7. 曾闻圯上逢黄石:提到历史人物,暗示寻找智慧的艰难。
  8. 久矣留侯不见欺:表达对忠诚与智慧的追求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蝉蜕”比喻人生的蜕变,象征成长。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体现了古诗的韵律美。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与故事,增加了诗的深度与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探讨人生的意义和归隐生活的理想,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向往,强调智慧与忠诚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章:象征文学才华与荣耀。
  • 蝉蜕:象征转变与成长,隐喻人生的蜕变与重生。
  • 衣冠:象征身份与地位的丧失。
  • 黄石:象征智慧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蔡州壼公观刘道士的主题是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个人经历的反思

  2. “蝉蜕惟应野老知”中的“蝉蜕”意指什么? A. 蝉的生存环境
    B. 生命的蜕变与成长
    C. 蝉的叫声

  3. “昔葬衣冠今在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身份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憧憬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苏辙的《蔡州壼公观刘道士》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而苏辙则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哲理的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苏辙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