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清平阁》
作者: 尤袤 〔宋代〕
举世溷浊中,谁当清见底。
崎岖太行道,谁贵平如坻。
安得美,如此一池水。
悠悠小阁,视水知此理。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充满混浊的世界中,谁能看透其中的清澈呢?
在崎岖的太行山道上,谁能够像平坦的小岛那样安然无恙呢?
怎么能够拥有如此美好的情景,像这池清水一样?
那悠然的小阁,透过水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注释:
字词注释:
- 溷浊: 指混乱和污浊。
- 见底: 指看见水底,象征清澈。
- 崎岖: 形容路途艰难。
- 贵: 值得,珍贵。
- 坻: 小岛,象征安宁和美好。
- 悠悠: 悠闲自在的样子。
- 知此理: 理解其中的道理。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更多体现了作者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与哲理思考,反映出对清净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字子骏,号穷庐,宋代诗人,以诗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在宋代,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的背景下,尤袤在台州郡的斋房中,思考人生哲理,写下此诗,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平阁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纷乱世界中的孤独与清醒。在开头两句中,作者以“举世溷浊”与“崎岖太行道”对比,强调了生活的艰难与混乱。在这样一个不易的环境中,能够拥有一池清水的美好,实属难得。因此,诗中的“小阁”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心灵的寄托之所。它象征着宁静的环境与内心的反思。
后两句中,作者通过“视水知此理”的表达,体现出对生命哲理的领悟。清水的存在,让他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明晰。在喧嚣的世俗中,能够洞察到这种清澈与安宁的智慧,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清晰,通过对比与联想,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理思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举世溷浊中,谁当清见底。”
- 在这个混浊的世界中,谁能看见清澈的底部?意在表达对世俗纷扰的失望与渴望清净的心情。
-
“崎岖太行道,谁贵平如坻。”
- 在险峻的太行山路上,谁能够像平坦的小岛那样安然无恙?强调生活的艰辛与追求安宁的渴望。
-
“安得美,如此一池水。”
- 如何才能拥有如此美好的一池清水?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悠悠小阁,视水知此理。”
- 悠然的小阁中,透过水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哲理的领悟。
修辞手法:
- 对比: 通过“溷浊”与“清见底”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达力度。
- 象征: “小阁”和“清水”象征着宁静与理想生活。
- 拟人: 通过“视水知此理”,赋予水以智慧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在混乱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宁静与理想生活的哲理,表现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水: 象征纯净、明晰的生活状态。
- 小阁: 象征静谧的空间,内心的寄托。
- 太行道: 代表人生的艰辛与坎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溷浊”一词的意思是:
A. 清澈
B. 混乱
C. 安静
D. 美好 -
“崎岖太行道”指的是:
A. 平坦的道路
B. 艰难的道路
C. 美丽的风景
D. 安逸的生活 -
诗中提到的小阁是用来:
A. 休息
B. 思考人生
C. 观赏风景
D. 娱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尤袤与李白的诗歌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尤袤的诗更强调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壮阔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尤袤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