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岩郁青苍,中有堂突兀。
回廊外环绕,修竹布行列。
悬崖上幽径,窥壁见遗碣。
面墙谁所筑,除去碍膺物。
白话文翻译:
两座青翠的山岩郁郁葱葱,中间矗立着一座突出的堂屋。
回廊在外环绕,修竹整齐排列。
悬崖上有幽静的小径,透过石壁可以看到古老的碑刻。
这面墙是谁修建的呢?希望能去除那些碍眼的东西。
注释:
- 郁青苍:形容山岩的颜色青翠,生机勃勃。
- 堂突兀:指堂屋高耸突出,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 回廊外环绕:回廊是一种建筑形式,意指环绕在周围。
- 修竹:修长的竹子,通常用来形容竹林的整齐。
- 幽径:幽静的小路,意指山中的小路。
- 窥壁见遗碣:透过石壁可以看到遗留的碑刻。
- 碍膺物:碍眼的东西,令人厌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袤(约1044年-约1116年),字子方,号山人,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尤袤隐居于台州郡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及对人文历史的关注。诗中描绘的双岩堂和周围的幽静环境,表现出他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与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双岩堂》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尤袤通过生动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诗的开头,作者以“郁青苍”的岩石和“突兀”的堂屋相结合,描绘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场景,仿佛时间在此停滞。回廊与修竹的搭配,展示了人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接下来的“悬崖上幽径”,不仅引导读者目光向上,探索自然的深处,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尤其是“窥壁见遗碣”,让人思考古人的贡献与遗留。最后一句“除去碍膺物”,是一种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间杂物的厌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又不失对人文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体现了尤袤诗作特有的清幽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岩郁青苍:描绘了两座青翠的岩石,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中有堂突兀:中间矗立着一座堂屋,显得尤为突出,给人以视觉冲击。
- 回廊外环绕:回廊围绕着堂屋,展现出建筑的精美与巧妙。
- 修竹布行列:修长的竹子整齐排列,增强了自然的美感。
- 悬崖上幽径:在悬崖上有一条幽静的小路,引发探索的欲望。
- 窥壁见遗碣:透过石壁,看到了古老的碑刻,连接历史与现实。
- 面墙谁所筑:对这面墙的来源产生疑问,体现哲思。
- 除去碍膺物:渴望去除那些碍眼的东西,表达对自然清新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第二句和第三、第四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形象描绘: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形式,激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描绘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历史的追寻,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热爱以及对人文历史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创造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石:象征着坚韧与永恒,反映自然的力量。
- 堂:代表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体现人文关怀。
- 竹:象征着高洁与清雅,常被用来表达诗人的志向。
- 幽径:象征着探索与内心的宁静,反映对自然的向往。
- 遗碣:代表历史的痕迹,连接过去与现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修竹”是指什么?
- A. 竹子的种类
- B. 竹子的排列
- C. 竹子的生长环境
-
作者在诗中提到的“幽径”主要是指什么?
- A. 一条繁华的道路
- B. 一条安静的小路
- C. 一条通往城市的道路
-
“除去碍膺物”中“碍膺物”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风景
- B. 令人厌烦的事物
- C. 古老的遗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尤袤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尤袤的诗更加强调人文历史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展现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