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泊蕲口泛月猢中
作者:陆游 〔宋代〕
炎天倦长路,月夕泛平湖。
晃漾披银阙,清寒住玉壶。
钓丝萦藻荇,蓬艇入菰蒲。
自别蜻蜓浦,斯游十载无。
白话文翻译:
在炎热的夏天,我疲惫地走在漫长的路上,夜晚的月光照耀着平静的湖面。湖面微波荡漾,仿佛披上了银色的衣裳,清冷的月光似乎凝聚在了玉壶之中。钓丝缠绕着水草,我的小船缓缓驶入芦苇丛中。从蜻蜓飞舞的湖边告别,十年来的游历至今没有结束。
注释:
- 炎天:炎热的夏天。
- 倦:疲倦,厌倦。
- 月夕:月光明亮的夜晚。
- 泛:漂流、荡漾。
- 晃漾:水面轻微的波动。
- 披银阙:形容月光如银,照耀在湖面上。
- 清寒:清冷的感觉。
- 住:停留。
- 玉壶:美好的意象,象征清澈如玉的水。
- 钓丝:钓鱼用的线。
- 萦:缠绕。
- 藻荇:水中的水草。
- 蓬艇:小船,通常指草制的小船。
- 菰蒲:指芦苇丛。
- 自别:自从离开。
- 蜻蜓浦:蜻蜓栖息的湖边,特指蜻蜓聚集的地方。
- 斯游:此时的游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新婉约的作品,常以爱国情怀和个人经历为主题。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变迁,深感国破家亡之痛。
创作背景:
《泊蕲口泛月猢中》写于陆游晚年,诗中反映了他在江南游历的感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回忆。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及个人经历的深刻影响。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游湖面时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深厚的情感。开篇以“炎天倦长路”自述旅途的疲惫,随后进入月夜的静谧境界,形成鲜明对比。月光如水,湖面波光粼粼,诗人通过“晃漾披银阙”描绘了月光照耀下的湖面,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下来,钓鱼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平和的生活情趣,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水草与小船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怀念。
在最后一句“斯游十载无”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片湖泊游历的久远,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索。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示了陆游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炎天倦长路:夏天炎热,行走在漫长的路上,诗人的疲惫感由此而生。
- 月夕泛平湖:在月光明亮的夜晚,湖面平静如镜,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晃漾披银阙:湖面波光荡漾,似乎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表现了自然的美丽。
- 清寒住玉壶:清冷的感觉停留在美丽的水中,构成了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
- 钓丝萦藻荇:钓鱼时线缠绕着水草,表现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蓬艇入菰蒲:小船驶入芦苇丛中,增强了游历的生动感。
- 自别蜻蜓浦:从蜻蜓栖息的地方告别,暗示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斯游十载无:游历的时光已逝十年,显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银阙,形象地表现了月夜的美丽。
- 拟人:水面“晃漾”,使自然有了生命的表现。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法回归的怀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他在岁月流逝中的感悟与沉淀。
意象分析:
- 炎天: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心境的疲惫。
- 月夕:代表宁静与美好,象征心灵的安宁。
- 银阙:象征着美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
- 钓丝: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 菰蒲: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月夕”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 A. 早晨
- B. 黄昏
- C. 夜晚
- D. 中午
-
填空题:诗人用“钓丝萦__”来表达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判断题:诗中“斯游十载无”表达了诗人对游历的珍惜与怀念。 (对/错)
答案:
- C
- 藻荇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 《夜泊牛津》王安石
诗词对比:
陆游的《泊蕲口泛月猢中》和李白的《静夜思》均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与思考,但陆游的诗更多地体现了游历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