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咏
作者: 陆游
华发萧萧居士身,
江头风雨折乌巾。
无人问字尤宜嬾,
有吏徵租未是贫。
薄宦傥来难倚仗,
旧交渐少每酸辛。
敲门且复寻僧话,
要结他生物外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已鬓发苍白,身为居士,面对江边的风雨,不禁感到惆怅。无人问津自己的文章,心中懒惰,仿佛无所作为。虽然有官吏来征收租税,但也并非生活贫困。薄薄的官职若来,难以依靠,昔日的朋友渐渐疏远,心中每每感到酸楚。敲门时,想要再与僧人谈天说地,期望能有超脱世俗的境界。
注释:
- 华发:形容头发已白,象征年老。
- 萧萧:形容凋零、冷清的样子。
- 居士:指隐居不仕的人。
- 乌巾:黑色的巾帕,古时常用以遮挡风雨。
- 宜嬾:懒惰、懈怠,指心情低落。
- 薄宦:指职位浅薄的官员。
- 酸辛:苦涩的心情,形容失落和无奈。
典故解析:
- 江头风雨:暗示诗人身处困境,风雨象征生活的不如意。
- 无人问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不被重视的失落感。
- 寻僧话:寻找僧人聊天,象征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描写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风格豪放而不乏细腻,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陆游晚年时所作,正值他因政治失意而感到孤独与无奈之际,表达了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老年人的自述,展现了陆游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描绘了他白发苍苍的形象,给人一种苍凉感。接着,江头的风雨折乌巾,既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他内心情绪的写照。无人问字的懒惰,反映了他对自己艺术追求的失落,似乎在向世人诉说,尽管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却无人能理解。
“有吏徵租未是贫”,有官吏来征收租税,暗示他生活并不困窘,但心中却常常感到空虚。薄宦的身份使他感到无依无靠,旧交渐少的孤独感加重了他的酸辛。“敲门且复寻僧话”,则是他渴望精神寄托与超脱的表现,渴求与僧人交流,试图寻找生活的意义与方向。
整首诗在悲凉中透着一丝希望,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在困境中仍不失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华发萧萧居士身:白发苍苍的居士,暗示年老与孤独。
- 江头风雨折乌巾:江边的风雨袭来,象征生活的困境。
- 无人问字尤宜嬾:无人问津的懒惰,表达失落感。
- 有吏徵租未是贫:尽管有官吏征税,但生活并不困窘。
- 薄宦傥来难倚仗:薄弱的官职难以依靠,感到无助。
- 旧交渐少每酸辛:旧友渐少,感到孤独与酸楚。
- 敲门且复寻僧话:渴望与僧人交谈,追求内心的安宁。
- 要结他生物外因:希望超脱世俗,追求更高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华发比喻年老,江头风雨比喻生活的艰辛。
- 对仗:诗句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人生无奈的反思与对内心追求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理想与精神寄托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华发:象征苍老与时光流逝。
- 江头风雨:象征生活的艰难与困境。
- 乌巾:象征生活的压迫与无奈。
- 僧人:象征追求内心宁静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华发萧萧”指的是什么?
- A. 年轻
- B. 年老
- C. 繁忙
- D. 热闹
-
“无人问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骄傲
- B. 失落
- C. 兴奋
- D. 平静
-
诗中提到的“薄宦”是指:
- A. 职位高的官员
- B. 职位低的官员
- C. 贫穷的人
- D. 富裕的人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 陆游与辛弃疾的作品,均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辛弃疾则更为激昂。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展示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