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歌》

时间: 2025-01-14 03:14:06

神女庙前秋月明,黄牛峡里暮猿声。

危途性命不容恤,百丈牵船侵夜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峡歌
作者: 陆游 〔宋代〕

神女庙前秋月明,
黄牛峡里暮猿声。
危途性命不容恤,
百丈牵船侵夜行。

白话文翻译:

在神女庙前,秋天的月亮明亮而清晰;
在黄牛峡的深处,傍晚传来猿猴的哀鸣。
在这危险的道路上,性命安全无从顾及;
在百丈的河流中,夜晚拉船缓缓前行。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女庙:传说中神女的庙宇,象征着美丽与神秘。
  • 秋月明:秋天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宁静的夜晚。
  • 黄牛峡:峡谷的名字,可能指的是险峻的地形。
  • 暮猿声:傍晚时分猿猴的叫声,增添了孤独和凄凉的气氛。
  • 危途:危险的道路,暗指旅途的艰难与不易。
  • 百丈牵船:形容河流的深度和拉船行驶的艰难。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特定的典故,但提到的神女庙和猿声,常用于表达自然景观的壮丽与人身处其中的渺小与无助。陆游在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危险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生于南宋时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词人。其作品风格豪放,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三峡歌》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陆游心中充满了忧患意识。诗中描绘的三峡景色与其个人经历相结合,抒发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三峡歌》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以及在这自然景观中蕴含的人生命运。开篇“神女庙前秋月明”,展现了三峡的宁静与美丽,秋月的明亮与神女庙的神秘,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而,紧接着的“黄牛峡里暮猿声”,则将这种宁静打破,猿声的哀鸣渗透出一种孤独和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危途性命不容恤”,则展示了陆游在旅途中面临的危险与艰难,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脆弱。最后一句“百丈牵船侵夜行”则是对夜行旅途的描绘,表现了在这危难的环境中,依然要以勇气面对前方的挑战。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命运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在逆境中仍然勇往直前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神女庙前秋月明:通过描绘神女庙前的明亮秋月,表现出宁静的自然景象,暗示着一种美好而神秘的氛围。
  2. 黄牛峡里暮猿声:猿声与秋月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3. 危途性命不容恤:表现出在旅途中面临的危险,暗示生命的脆弱,诗人对安全的无奈感叹。
  4. 百丈牵船侵夜行:描绘了在黑夜中拉船的艰难,表现出对旅途的不易与坚持。

修辞手法:

  • 对比:秋月的明亮与猿声的哀鸣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比喻与象征:神女庙与猿声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伟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三峡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同时也表现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与勇气。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神女庙:象征美与神秘,代表着人类的向往与追求。
  • 秋月:象征宁静、清澈的心境。
  • 猿声:象征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 危途: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神女庙前秋月明”中的“神女庙”指的是?
    a) 庙宇
    b) 山峰
    c) 河流

  2. “黄牛峡里暮猿声”中的“猿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寂
    c)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危途”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安全的道路
    b) 危险的旅途
    c) 舒适的环境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陆游的《三峡歌》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无奈,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