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

时间: 2025-01-01 13:54:54

诸介心内,众生心心作佛。

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诸介心内,众生心心作佛。
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与佛相应的众生心。在众生的心中,佛的念头不断证明着真实的存在。你说佛是无形无相的,但在山里的鬼窟中却安放着其灵魂。如今在这十二个时辰之中,究竟是谁在随波逐流,随便变化呢?

注释:

  • 诸介:指的是众多的、各类的事物,可能在强调人心的纷杂。
  • 心心作佛:心中念佛,意指众生的内心也能够成为佛。
  • 念念证真:每一个念头都可以证得真实的佛性。
  • 无相:佛的本质是不具形相的。
  • 山鬼窟:可能指偏僻或不为人知的地方,暗示佛的本质与人们的认知偏差。
  • 随波逐浪:比喻随意、没有固定的目标或方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词人。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山水诗及咏怀诗,作品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对佛教思想的深入探讨与感悟。诗中充满了对众生及其心性与佛的关系的思考,反映了作者的哲学观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黄庭坚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便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与佛相应的众生心。此处的“心心作佛”意在强调,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潜藏着成为佛的可能性。这种观念不仅反映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也显示了作者对人性及心灵的关注。

接着,诗人提到众生的念头能够“证真”,即通过不断的修行和思考,众生能够领悟到真实的佛性。这里的“念念”一词,强调了心念的连续性,暗示了修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旅程。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则是对人们认知的质疑。佛教强调佛的无相,而在诗人的描述中,佛似乎被遗忘在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令人反思人们对佛教本质的理解是否偏离了真相。

最后一句“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慨。生活中许多人如同随波逐流,缺乏对内心和真实的追求。在自我修行的道路上,黄庭坚鼓励人们要有意识地面对内心,寻求真正的自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诸介心内,众生心心作佛: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众生,众生的心灵可以成为佛。
  2. 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众生的念头不断在证实真实的佛性。
  3.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你说佛是无形无相的,但在偏僻的地方似乎又有其存在。
  4. 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在此时此刻,究竟是谁在随意变化而不求真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与佛的关系进行比喻,增强了人心向佛的可能性。
  • 拟人:通过“众生心中”中的“心”和“念”,赋予其情感和生命。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人心与佛性之间的关系,强调每个人内心的佛性及其被认识和实现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思人们在生活中是否迷失了方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众生:象征人类的心性与烦恼。
  • :象征真实、智慧与内心的觉悟。
  • 山鬼窟:象征被忽视的真理或内心的隐秘角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黄庭坚的诗歌风格主要属于哪个流派?

    • A. 田园诗派
    • B. 江西诗派
    • C. 杜甫派
    • D. 现代派
  2. 填空题:这首诗中提到的“众生心中,诸佛__证真”。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山鬼窟”是指佛教的圣地。(对/错)

答案

  1. B
  2. 念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心经》:探讨心灵与佛的关系。
  • 《大乘起信论》:揭示佛性与众生的关系。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黄庭坚的诗更侧重于内心的探讨,而王维则强调自然与人心的融合,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词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