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时间: 2025-01-19 20:01: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作者:黄庭坚
揽辔都城风露秋,
行台无妾护衣篝。
虎头妙墨能频寄,
马乳蒲萄不待求。
上党地寒应强饮,
两河民病要分忧。
犹闻昔在军兴日,
一马人间费十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顾子敦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驾车行驶在都城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风露。虽然行程中没有妾侍陪伴,但仍然带着温暖的衣物和篝火。诗人提到自己写的信可以频繁地寄出去,而马乳和葡萄自然是不必寻求的。上党一带气候寒冷,应该饮酒取暖;而两河地区的人民生病,自己也要分担忧虑。最后提到,曾经在军队兴起的时候,一匹马的费用相当于十头牛。
注释
- 揽辔:拉住马缰绳,表示驾车。
- 行台:指行程中的驻地。
- 无妾:没有侍女。
- 虎头妙墨:指诗人的书法,可能取自“虎”的气势。
- 马乳:指马的乳汁,古时常作为饮品。
- 蒲萄:葡萄,古时称之为“蒲萄”。
- 上党:古地名,指今山西省一带。
- 十牛:形容物品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在诗歌创作上受李白、杜甫等人影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黄庭坚擅长用典,诗中常运用生动的意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的晚年,顾子敦可能是他的朋友或学生,赴河东任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伤感之情。随着社会动荡,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在作品中显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叮咛,展现了黄庭坚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开头几句以“揽辔都城风露秋”描绘了送别时的秋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接下来的“行台无妾护衣篝”,则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出行的关心,虽然没有侍女陪伴,但仍有温暖的衣物和篝火相伴,体现了人情的温暖。
诗中提到的“虎头妙墨能频寄”,展现了诗人自信的书法技艺,能够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形成一种精神上的陪伴。而“马乳蒲萄不待求”则体现了诗人在友人离开之际,给予自然的馈赠,寄托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两句“犹闻昔在军兴日,一马人间费十牛”,不仅回顾了过去的日子,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生存状态的艰难。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与历史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揽辔都城风露秋:驾车经过都城,感受到秋天的风露,描绘出秋日的清冷与离别的气氛。
- 行台无妾护衣篝:出行没有侍女陪伴,但有温暖的衣服和篝火相伴,体现出关心与情谊。
- 虎头妙墨能频寄:自信于自己的书法,可以频繁寄信,表示对友人的思念。
- 马乳蒲萄不待求:指自然的馈赠,象征着友人未来的美好生活。
- 上党地寒应强饮:提醒友人在寒冷的地方应多喝酒取暖,表现对友人的关心。
- 两河民病要分忧:提到民众生病,表达对社会民生的关切。
- 犹闻昔在军兴日:回忆过去战争时期的艰苦,带有历史的沉重感。
- 一马人间费十牛:形容物价的变化,反映现实的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虎头妙墨”比喻自己的书法,表现出气势与自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 象征:马乳与蒲萄象征生活的富足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送别的主题展开,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通过描写自然与人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都城:象征着繁华与离别。
- 秋:象征着凋零与思念。
- 篝火:象征着温暖与友情。
- 马乳、蒲萄:象征着自然的馈赠与生活的富足。
- 寒:象征着困境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马乳”指的是什么? A. 马的乳汁
B. 牛的乳汁
C. 羊的乳汁 -
“一马人间费十牛”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物价上涨
B. 战争的胜利
C. 生活的富裕 -
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主要体现在? A. 提供饮食
B. 书信往来
C. 送别时的叮嘱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是表达送别之情,然而气氛更加豪放,注重个人情感的宣泄;而黄庭坚的《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则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对社会的关怀,情感更加厚重。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