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连霄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问:哪里秋天最深邃美好呢?是隐居在山林中的高士的家。那里的树木在青霜的映衬下显得红绿交错,白露时节的花儿则是紫色与黄色相间。经过频繁的雨水,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早晨祈求晴天,傍晚欣赏晚霞。尽管云层密布,无法安然入睡,我仍然喜欢那一壶新茶。
注释
- 秋深:指秋天深处,气候愈加凉爽的时节。
- 处士:指隐居的人,通常是有学问的人,追求清静生活。
- 青霜:指秋季清晨的霜,映照在绿色的树叶上。
- 白露:指农历八月初的节气,天气变得凉爽,露水增多。
- 雠:指旧粮食或农作物的意思,这里意指收获的季节。
- 连霄:指天空高远,云层密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80年—1250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著有大量诗词。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平易近人见长,尤以田园诗和咏物诗著称。杨万里主张诗歌应当反映真实的生活和自然。
创作背景
《秋圃》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力衰弱、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在山林中隐居,寄情于自然,抒发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诗歌鉴赏
《秋圃》这首诗是一幅秋天的田园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开篇的“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便点出了诗的主题——探求理想中的秋天。山林的处士家,隐喻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渴望,身处喧嚣却心向自然。
接下来的描写生动而细腻:“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通过生动的色彩和意象,展现了秋天的丰富与多彩。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这些元素不仅表现了秋天的美丽,也传达出一种生命的循环和丰收的喜悦。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则反映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对生活的期望。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农田的丰收,以及人们对晴天的祈求和对晚霞的欣赏,这种生活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与淡泊。
最后一句“连霄眠不著,犹自爱新茶”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尽管天气不佳,无法安然入睡,但对新茶的喜爱却让人感到精神的愉悦与满足。这不仅是对秋天的礼赞,也是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秋深好,山林处士家。
- 诗人提出问题,探寻秋天最美的地方,答案指向隐居在山林中的处士家,寓意理想的生活环境。
-
青霜红碧树,白露紫黄花。
- 通过色彩的对比,描绘出秋天的美,青霜映衬下的红绿树木,和白露时节的紫黄花,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
一熟雠频雨,朝晴祷暮霞。
- 反映了秋季的气候特点,频繁的雨水带来了丰收,早晨祈求晴天,傍晚欣赏晚霞,显示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连霄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 尽管云层厚重,无法入眠,但诗人依然享受着新茶的滋味,表现了一种超然的心态与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生动地比喻成理想生活的象征,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对仗:在“青霜红碧树”和“白露紫黄花”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使诗句更加和谐、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秋天深邃宁静的理解,以及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着成熟与丰收,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思考。
- 山林:隐喻着清静、宁和的生活环境,代表着逃离尘世的理想。
- 青霜:象征着秋天的寒冷与清新,给人以清明之感。
- 新茶:象征着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处士”指的是?
- A. 隐士
- B. 文人
- C. 农民
-
“青霜红碧树”中“青霜”指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清晨
- B. 冬天的寒霜
- C. 春天的露水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富贵
- B. 隐逸生活
- C. 旅行
答案
- A. 隐士
- A. 秋天的清晨
- B. 隐逸生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秋夕》(杜甫)与《秋圃》都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显沉重,而杨万里的诗则透出一丝淡泊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秋圃》的详细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