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令》

时间: 2025-01-08 22:23:44

可怜翡翠随鸡走。

学绾双鬟年纪小。

见来行待恶怜伊,心性娇痴空解笑。

红蕖照映霜林表。

杨柳舞风腰袅袅。

衾余枕剩尽相容,只是老人难再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
作者:黄庭坚 〔宋代〕

可怜翡翠随鸡走。
学绾双鬟年纪小。
见来行待恶怜伊,
心性娇痴空解笑。
红蕖照映霜林表。
杨柳舞风腰袅袅。
衾余枕剩尽相容,
只是老人难再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小女孩的娇憨与天真,她像翡翠般的美丽随鸡而走,年纪虽小却学着打扮自己。她在等待着心爱的人,尽管性子娇痴,但只懂得笑。红色的荷花映照在霜林的表面,杨柳在风中轻舞,似乎在诉说着她的柔美。只剩下的被褥和枕头依旧相偎,但老人却难以再年轻。

注释

  • 翡翠:一种美丽的鸟,象征着美丽和高贵。
  • :编织、打结的意思,此处指女孩学着把自己的头发梳成双鬟的样子。
  • 恶怜:形容心情复杂,既有怜爱又有厌恶的感觉。
  • 娇痴:形容女孩天真、娇憨的性格。
  • 红蕖:红色的荷花,象征美丽。
  • 霜林表:霜凝结在树木表面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 衾余枕剩:被褥和枕头的余温,表现出亲密和温暖的感觉。
  • 老人难再少:暗含时光流逝,年华不再的感慨。

典故解析

“翡翠随鸡走”可以理解为美丽与平凡的对比,而“小女孩”的形象则引发人们对青春的怀念。诗中提到的“红蕖”和“杨柳”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美丽与柔情,表达了对生命和青春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居士,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意境高远,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词作中有着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木兰花令》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黄庭坚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青春美好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展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惋惜。

诗歌鉴赏

《木兰花令》以其清新脱俗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小女孩的天真与娇憨。开篇“可怜翡翠随鸡走”便以翡翠的美丽引入,暗示了女孩的纯真与无邪。同时,词中表现了少女在爱情面前的娇羞和期待,体现了年轻人对情感的懵懂与渴望。整首词通过“红蕖照映霜林表”和“杨柳舞风腰袅袅”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短暂与珍贵。结尾之句“只是老人难再少”则令人感慨,带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时间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怜翡翠随鸡走:以翡翠比喻女孩的美丽,和鸡在一起则暗示了她的天真和可爱。
  • 学绾双鬟年纪小:展现了女孩的年幼与初学打扮的娇羞。
  • 见来行待恶怜伊:描绘女孩期待心爱之人到来的心情。
  • 心性娇痴空解笑:表现了她单纯、无邪的性格。
  • 红蕖照映霜林表:自然意象的描绘,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杨柳舞风腰袅袅:形象生动,表现了生命之美。
  • 衾余枕剩尽相容: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只是老人难再少:感慨时光流逝,带有些许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翡翠比喻女孩的美丽。
  • 拟人:杨柳舞风,赋予了自然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红蕖”与“霜林”,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孩的天真与美丽,表达了对青春的珍视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体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翡翠:美丽与高贵的象征。
  • 红蕖:青春、美丽的象征。
  • 杨柳:柔美与生命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青春逝去的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翡翠”指代的是: A. 一种鸟
    B. 一种花
    C. 一种树
    D. 一种果

  2. “红蕖照映霜林表”中的“红蕖”指的是: A. 荷花
    B. 桃花
    C. 梅花
    D. 菊花

  3.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青春的珍惜
    C. 对自然的描绘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以青春和爱情为主题,但更加细腻与感伤。
  • 《水调歌头》:侧重于人生哲理与自然的结合,情感更加深邃。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黄庭坚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