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雨杨花薄暮天,
凤箫声断压重帘。
好景遍教红袖倚,
笼春纤。
细语玉窗轻燕燕,
暗香夜蛤影鹣鹣。
半挽鸭雏浑卸却,
落金蝉。
白话文翻译:
细雨纷飞,杨花飘落,傍晚的天空显得格外幽静。凤箫的声音在轻柔的雨幕中渐渐消失,繁重的帘子轻轻垂下。美好的景色让红袖女子依偎在窗前,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窗内轻声细语,燕子在窗外飞过,宛如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暗香袭来,夜蛤的影子随波荡漾。半掩的窗帘下,鸭雏几乎卸去了疲惫,仿佛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金蝉也在此时静静落下。
注释:
- 杨花:指杨树的花,常在春夏之交随风飘落。
- 凤箫:古代一种乐器,声音清脆,常用于宴会或文人雅集。
- 红袖:形容衣袖的颜色,通常与美丽的女子相联系。
- 笼春纤:笼罩着春天的气息,纤细而柔和。
- 夜蛤:夜间的蛤蟆,象征夜的宁静与神秘。
- 金蝉:常象征着夏天的到来,蝉鸣是夏季的标志之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雯,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著称。她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与女性生活,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这首《山花子》写于一个春末夏初的傍晚,诗人借细雨和春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寄托了对爱情的柔情与思念。
诗歌鉴赏:
《山花子》是一首极具韵味的词作,透过细腻的描写与精致的意象,展现了春日傍晚的宁静与优雅。首联“细雨杨花薄暮天”,以细雨和杨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景,营造出一种轻柔的氛围,让人忍不住想要沉浸在这份恬静之中。接下来“凤箫声断压重帘”,通过凤箫的声音与重帘的视觉对比,体现出一种内心的惆怅与孤独感,似乎在诉说着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中间部分“好景遍教红袖倚”,表现出女子在美景中的优雅与恬静,红袖的形象不仅美丽,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这里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结合,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柔情。
最后两句“半挽鸭雏浑卸却,落金蝉”,则通过鸭雏与金蝉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轻松与愉悦的气息。鸭雏象征着纯真,而落金蝉则代表着夏日的逐渐来临,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雨杨花薄暮天:细雨轻洒,杨花纷飞,傍晚的天空显得格外朦胧。
- 凤箫声断压重帘:凤箫的乐声渐渐消失,沉重的帘子轻轻垂下,仿佛在诉说着孤独。
- 好景遍教红袖倚:美丽的景色让红袖女子依偎在窗前,尽享春日的温暖。
- 笼春纤:春天的气息在这纤细的空间中弥漫开来。
- 细语玉窗轻燕燕:轻柔的细语伴随着燕子的轻盈飞舞,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暗香夜蛤影鹣鹣:暗香袭来,夜蛤的影子在水面轻轻荡漾,带来神秘感。
- 半挽鸭雏浑卸却:半掩的窗帘下,鸭雏似乎在享受这份宁静与悠然。
- 落金蝉:金蝉静静地落下,象征着夏天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如“凤箫声断”映射内心的孤独。
- 拟人:通过“细语”与“暗香”赋予自然以生命,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如“细雨杨花”与“凤箫声断”,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温柔与细腻,传达出一种清新感。
- 杨花:代表春天的生机,也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流逝。
- 凤箫:象征着音乐与情感,传递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 红袖:代表了女子的美丽与魅力,增添了诗歌的柔情。
- 金蝉:象征夏天的来临,带有时光流逝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笛子
B. 琵琶
C. 凤箫
D. 二胡 -
“细雨杨花薄暮天”中的“薄暮”指的是什么时候?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深夜 -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着夏天的到来? A. 鸭雏
B. 金蝉
C. 杨花
D. 红袖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陆游《卜算子·咏梅》:同样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情感更加激昂。
- 李清照《如梦令》:虽然主题相似,但情感更加细腻,融合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作品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李雯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