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大行皇帝挽诗六首 其三
原文展示:
虏哨无宁处,龙颜有隐忧。
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
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
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
白话文翻译:
敌人的哨声四处响起,皇帝的脸上隐现忧愁。
还未穿上战袍,消息已传来敌人逃走的情景。
大地上扩展出黄河的土地,天上燃烧着赤壁的船只。
为什么要投掷斧头在柱子上,不等到献上俘虏和囚犯?
注释:
- 虏哨:敌人哨兵的叫声。
- 龙颜:指皇帝的面容,龙是皇帝的象征。
- 御戎服:指皇帝出征时穿的战甲。
- 旃裘:指敌人逃跑的情景。
- 地拓黄河土:暗指战争带来的土地扩展。
- 赤壁舟:指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象征战争的悲惨。
- 投柱斧:比喻用武力解决问题。
典故解析:
- 赤壁: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标志着三国时期的军事对抗,常用以象征战争的悲剧和无奈。
- 龙颜:古代对皇帝的尊称,强调皇权的神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季真,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诗歌著称。其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皇帝的挽歌,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战乱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克庄在这首挽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开篇以“虏哨无宁处”引入,直接描绘了敌人四处侵扰的局面,显示了国家危机的紧迫感。接下来“龙颜有隐忧”则通过对皇帝面容的描写,进一步揭示了统治者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表现出诗人对权力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未曾御戎服,已报走旃裘”则强调了战事的紧迫与混乱,皇帝尚未准备好出征,敌人却已逃离,暗含对国家局势的无奈与失望。后两句“地拓黄河土,天烧赤壁舟”则通过地理与历史的结合,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损毁与人们的困境,赤壁的提及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的悲剧与教训。
最后一句“奈何投柱斧,不待献俘囚”,表面上似乎在讨论战斗,但深层次却是对解决问题的无奈与对暴力手段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愤懑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虏哨无宁处:敌人的哨声响起,暗示战乱不断。
- 龙颜有隐忧:皇帝心中忧虑,展现了权力的沉重。
- 未曾御戎服:皇帝尚未准备战斗,反映了局势的紧迫性。
- 已报走旃裘:敌人已经逃跑,表明战事的混乱。
- 地拓黄河土:战争带来的土地扩展,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天烧赤壁舟:历史的回响,警示人们战争的悲剧。
- 奈何投柱斧:对暴力解决问题的无奈。
- 不待献俘囚:强调对于解决问题的急迫与缺乏耐心。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颜”比喻皇帝,增加神秘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增加情感的冲击力。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诗人通过历史和现实的结合,展现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虏哨:象征外敌的侵扰,暗示战争的威胁。
- 龙颜:象征皇权,反映统治者的责任与压力。
- 赤壁:历史的象征,警示人们对战争的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龙颜”指的是谁?
- A. 皇帝
- B. 将军
- C. 诗人
- D. 士兵
-
“奈何投柱斧”中的“柱”指的是什么?
- A. 武器
- B. 建筑
- C. 权力
- D. 敌人
答案:
- A. 皇帝
- C. 权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挽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刘克庄更偏向于对皇权的责任感,杜甫则更加关注人民的苦难,展现出不同的视角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