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著雨林花暗,敲风槛竹幽。
翠屏疏得梦,红叶忽惊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的宁静场景:雨水打湿了林中的花朵,显得暗淡无光;风轻轻敲打着竹子的栏杆,显得幽静而深邃。梦中模糊的翠绿山屏渐渐清晰,而红叶则突然让人意识到秋天的到来。
注释:
- 著雨:指下雨,雨水落在植物上。
- 林花暗:森林中的花因为雨水而显得暗淡。
- 敲风:风吹动竹子,发出敲击声。
- 槛竹:竹子的一种,栏杆用竹子做成。
- 翠屏:青翠的山屏,常用来形容山的颜色。
- 疏得梦:梦境变得清晰。
- 红叶:秋天的红色树叶,象征季节的变换。
- 忽惊秋:突然意识到秋天的来临。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红叶惊秋”常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四季的变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秋季,诗人在一个雨后的宁静时刻,感受到自然的美与季节的变换,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漫题》是一首融合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的诗作。开篇即以“著雨林花暗”展现了雨后清新的气息,雨水使得花朵显得更加暗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以“敲风槛竹幽”描绘了风轻轻敲打竹子的声音,进一步加强了环境的静谧感。
“翠屏疏得梦”一句中的“疏”字,既可以理解为梦境的模糊,也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清晰,反映出诗人对梦与现实的思考。而“红叶忽惊秋”则点明了时间的流逝,红色的树叶是秋天的象征,诗人在此感受到秋天的来临,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意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兼具了视觉的美感与情感的深邃,使人读后倍感清新与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著雨林花暗:描绘雨水落在森林中的花朵上,造成一种暗淡的景象,传达了自然的静谧与孤独。
- 敲风槛竹幽:描述了风轻轻敲打竹子的声音,这种细腻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幽静的氛围。
- 翠屏疏得梦:梦境中青翠的屏障似乎变得清晰,暗示着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感知。
- 红叶忽惊秋:红叶的出现使人突然意识到秋天的到来,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著雨”与“敲风”的描写,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结合。
- 拟人:赋予风与雨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对称,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清新与洗礼,带来新的开始。
- 竹:常被视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
- 红叶:象征着秋天与生命的流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著雨”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下雨
C. 风
D. 雪 -
“红叶忽惊秋”中的“红叶”象征什么?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诗中提到的“槛竹”是指什么? A. 树木
B. 竹子制成的栏杆
C. 花朵
D. 草地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现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心境。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倾向于表达对自然的哲理思考,而杨冠卿更注重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