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行无常期,远适亦有归。
家人具膏沐,垢发幸一晞。
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
看镜恍如失,功名定何时。
白话文翻译:
在外游荡没有固定的时间,远道而行也总会有归期。
家人准备了香膏和洗浴,幸好我这满头的污垢终于得以清洗。
可怜我儿时的面容,如今却被岁月的风霜所蒙蔽。
看镜中的自己,恍若失去,功名到底何时才能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客行:在外旅行,指游子。
- 无常期:没有固定的时间。
- 远适:远道而行,出门旅行。
- 膏沐:指香膏和洗浴。
- 垢发:满头污垢的头发。
- 塞色:指外界的风霜、岁月的侵蚀。
- 恍如失:恍惚地感觉到自己失去了什么。
- 功名:指名声和地位。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功名”一词反映了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常与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关注人生苦短、功名得失等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作者晚年,感慨人生无常,回望自我经历,表现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忧虑。
诗歌鉴赏:
《暮景》一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归家的渴望。首句“客行无常期”,引出诗人对生活不确定性的感慨。而“远适亦有归”则暗示着游子内心深处的归属感与对家的渴望,尽管外漂泊,心中仍有一个归宿。接下来,诗人描写了家人准备的洗浴,反映了家庭的温暖与关爱,然而“垢发幸一晞”也显露了游子多年的辛劳与疲惫,表明他在外的艰辛。
诗中最为动人的是对童年面貌的追忆。“可怜儿时面,坐受塞色欺”,此句不仅道出岁月的无情,更蕴含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功名定何时”,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人生目标的迷茫与焦虑。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游子在岁月流逝中对自我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困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行无常期:游子在外没有固定的回归时间,暗示漂泊的孤独。
- 远适亦有归:虽然远行,但心中仍期盼归家,表现了对家的依恋。
- 家人具膏沐:家人准备了洗浴,体现了家的温情。
- 垢发幸一晞:经过洗澡,去掉了污垢,暗示了身心的洗礼。
- 可怜儿时面:对童年面容的怀念,表现岁月对人的摧残。
- 坐受塞色欺:岁月的风霜让人失去往日的美好。
- 看镜恍如失:照镜子时,对自我的陌生与失落。
- 功名定何时: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成功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童年的美好与现在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岁月的侵蚀仿佛有意识地欺负人。
- 象征:“镜子”象征自我反思,反映内心的迷茫。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家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功名的渴望,体现了游子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客行:象征着漂泊与离散。
- 膏沐:象征家庭的关爱及温暖。
- 儿时面:象征纯真与失去的青春。
- 镜子:象征自我反思与内心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客行无常期”中的“客行”指什么?
- A. 回家
- B. 在外旅行
- C. 上学
- D. 参加宴会
-
“可怜儿时面”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 A. 童年
- B. 家乡
- C. 朋友
- D. 事业
-
“功名定何时”中“功名”主要指什么?
- A. 财富
- B. 名声和地位
- C. 朋友
- D. 家庭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杨冠卿的《暮景》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兄弟情谊的怀念,而杨冠卿则更关注个人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不同,但都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