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姑山鏁灵坛,千阜如堆玉。
山回路转间,射亭见新筑。
主人雅好事,借我南窗宿。
一梦到无何,梦觉黄粱熟。
白话文翻译:
在姑山的灵坛上,千座山丘堆积如玉。
在曲折的山路转弯处,射亭映入眼帘,新建的房屋格外醒目。
主人品味高雅,借我在南窗下歇息。
一场梦中来到无何乡,梦醒时分发现黄粱已熟。
注释:
- 姑山:指姑山,地名,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
- 鏁:锁住,或指某种特定的坛。
- 灵坛:用以祭祀或修行的坛,灵气之地。
- 千阜:千座山丘或山岗。
- 射亭:可能是某个亭子的名字。
- 雅好事:品味高雅,喜好文雅的事情。
- 南窗:指南边的窗户。
- 黄粱:指黄粱梦,源自《庄子》,寓意梦境与现实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捕捉生活的美好瞬间。他的诗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杨冠卿游历姑山时,受到山水之美的启发。他在与好友黄氏的交流中,感受到自然和人文的交融,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姑山的自然景观和主人黄氏的新居,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姑山鏁灵坛”引入,展现了山的神秘与灵气,接下来的“千阜如堆玉”则形象地表现了山丘的美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山回路转间,射亭见新筑”一句,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引入了人文元素,表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黄氏的高雅品味和诗人借宿的情境,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温情与亲切感。
最后两句“一梦到无何,梦觉黄粱熟”则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哲理。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诗人引发了对人生短暂和追求理想的深思,给读者留下一种余韵悠长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姑山鏁灵坛:指的是姑山上的灵气聚集之地,暗示着山的神秘和宗教色彩。
- 千阜如堆玉:形象地描绘山丘的景致,给人一种如玉般璀璨的感觉。
- 山回路转间:描绘了山路的曲折,表现出自然的变化与多样性。
- 射亭见新筑:引入了人文景观,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主人雅好事:描绘主人品味高雅,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谊。
- 借我南窗宿:表达了诗人对主人款待的感激之情。
- 一梦到无何:运用梦境元素,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 梦觉黄粱熟:引用了黄粱梦的典故,深刻反映人生短暂与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丘比作堆积的玉,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使用黄粱梦的典故,深化了诗的哲理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姑山:象征着神秘与灵性。
- 千阜:象征着自然的富饶与美丽。
- 射亭:象征着人文的栖息与安宁。
- 黄粱:象征着梦与现实的对比,人生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姑山鏁灵坛”中的“鏁”字是什么意思? A. 锁住
B. 流动
C. 摇曳
D. 明亮 -
“梦觉黄粱熟”中的“黄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粮食
B. 一种梦境
C. 一种花卉
D. 一种水果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人生的感悟
C. 对友谊的赞美
D. 对历史的追溯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冠卿的《麻姑山东涉千堆垅至射亭宿黄氏新馆》:侧重于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个人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但更强调自然的孤独与雅致。
这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出的情感和意象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体现了不同诗人的风格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庄子》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