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和月山韵》
时间: 2025-01-01 15:29: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和月山韵 黄庚 〔宋代〕 凉夜残灯照客愁,衾单添尽鹔鹴裘。 半窗明月三更梦,一枕西风两鬓秋。 吟骨棱棱宽带眼,归心切切望刀头。 何时束箧家山去,独驾柴车访伯休。
白话文翻译
秋夜的凉意中,残灯映照着旅人的忧愁,单薄的被褥已加添了珍贵的鹔鹴裘。 半开的窗户透进明亮的月光,三更时分梦境依稀,一枕西风吹过,两鬓已显秋意。 吟咏之间,瘦削的身躯更显宽大的衣带,归乡的心愿迫切,如同盼望刀头上的回音。 何时才能收拾行囊,回到家乡的山中,独自驾着柴车去拜访隐士伯休。
注释
- 鹔鹴裘:传说中的鸟名,其羽毛制成的裘衣极为珍贵。
- 棱棱:形容瘦削。
- 宽带眼:形容衣带因身体消瘦而显得宽松。
- 刀头:古代军中传递消息的工具,此处比喻归乡的期盼。
- 伯休:古代隐士,此处指理想的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可能作于诗人旅居他乡,思念家乡之时。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孤独旅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孤独旅居他乡的心境。首联以“凉夜残灯”和“衾单添尽”描绘了旅人的孤寂和寒冷,而“鹔鹴裘”则暗示了旅人的身份和境遇。颔联以“半窗明月”和“一枕西风”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凄凉,同时“两鬓秋”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颈联通过“吟骨棱棱”和“归心切切”表达了诗人的瘦削和归乡的迫切。尾联则以“何时束箧家山去”和“独驾柴车访伯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凉夜残灯照客愁:凉夜中,残灯映照着旅人的忧愁,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
- 衾单添尽鹔鹴裘:单薄的被褥已加添了珍贵的鹔鹴裘,暗示旅人的身份和境遇。
- 半窗明月三更梦:半开的窗户透进明亮的月光,三更时分梦境依稀,增添了诗意。
- 一枕西风两鬓秋:一枕西风吹过,两鬓已显秋意,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 吟骨棱棱宽带眼:吟咏之间,瘦削的身躯更显宽大的衣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瘦削。
- 归心切切望刀头:归乡的心愿迫切,如同盼望刀头上的回音,表达了归乡的迫切。
- 何时束箧家山去:何时才能收拾行囊,回到家乡的山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独驾柴车访伯休:独自驾着柴车去拜访隐士伯休,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归心切切望刀头”,将归乡的期盼比作盼望刀头上的回音。
- 拟人:如“一枕西风两鬓秋”,将西风拟人化,赋予其吹拂两鬓的动作。
- 对仗:如“凉夜残灯照客愁,衾单添尽鹔鹴裘”,“半窗明月三更梦,一枕西风两鬓秋”,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旅居他乡的心境,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凉夜残灯:孤寂凄凉的氛围。
- 鹔鹴裘:珍贵的裘衣,暗示旅人的身份和境遇。
- 半窗明月:明亮的月光,增添诗意。
- 一枕西风:西风吹过,表达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奈。
- 吟骨棱棱:形象地描绘诗人的瘦削。
- 归心切切:表达归乡的迫切。
- 家山:家乡的山中,表达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 伯休:隐士,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鹔鹴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珍贵的裘衣 B. 一种鸟名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食物
-
诗中“归心切切望刀头”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归乡的迫切 C.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 对友人的思念
-
诗中“独驾柴车访伯休”中的“伯休”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隐士 C. 一个诗人 D. 一个乐器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黄庚《秋夜和月山韵》: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而黄庚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黄庚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唐宋诗作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词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