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
时间: 2025-01-17 09:58: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窗外葵榴照眼明,香蒲沁酒注银瓶。 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 一日沈湘悲楚客,千年吊古读骚经。 他乡记节聊随俗,艾虎朱行挂户庭。
白话文翻译
窗外的葵花和石榴花明亮夺目,香蒲酒注入银瓶。 自己没有足够的酒量与人共醉,并非羡慕清高的名声而自夸清醒。 一天沉入湘江悲伤楚国的客人,千年以来凭吊古人阅读《离骚》。 在他乡过节时,姑且随俗,挂上艾草和红色的装饰在门庭。
注释
- 葵榴:指葵花和石榴花,这里形容花朵鲜艳。
- 香蒲:一种植物,其根茎可用于酿酒。
- 银瓶:指装酒的瓶子,这里指酒瓶精美。
- 沈湘:指沉入湘江,湘江是楚国的主要河流,这里指屈原投江。
- 骚经:指《离骚》,屈原的代表作。
- 艾虎朱行:指艾草和红色的装饰,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庚在端午节时所作,通过描绘节日景象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对节日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深思。诗中“窗外葵榴照眼明”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清醒的认识,不随波逐流,保持独立思考的态度。最后两句“他乡记节聊随俗,艾虎朱行挂户庭”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和随和的性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窗外葵榴照眼明”:描绘了节日的热闹景象,葵花和石榴花的鲜艳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
- “香蒲沁酒注银瓶”:通过香蒲酒的注入,增添了节日的氛围,银瓶则暗示了节日的精致和讲究。
- “自无饮量堪同醉”:表达了诗人自知酒量不足,无法与人共醉的无奈。
- “非慕清名佼独醒”:表明诗人并非为了追求清高的名声而刻意保持清醒。
- “一日沈湘悲楚客”:借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屈原的敬仰。
- “千年吊古读骚经”:通过阅读《离骚》来凭吊古人,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他乡记节聊随俗”:在他乡过节时,诗人选择随俗,体现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
- “艾虎朱行挂户庭”:通过挂艾草和红色装饰,展现了节日的传统习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窗外葵榴照眼明”中的“照眼明”,比喻花朵的鲜艳夺目。
- 对仗:如“自无饮量堪同醉,非慕清名佼独醒”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深思,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清醒的认识和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葵榴:鲜艳的花朵,象征节日的喜庆。
- 香蒲:传统的酿酒材料,象征节日的传统习俗。
- 银瓶:精美的酒瓶,象征节日的精致和讲究。
- 艾虎朱行:传统的节日装饰,象征节日的传统习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窗外葵榴照眼明”中的“葵榴”指的是什么? A. 葵花和石榴花 B. 葵花和榴莲 C. 葵花和榴石 D. 葵花和榴树
-
诗中“香蒲沁酒注银瓶”中的“香蒲”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矿物 D. 一种食物
-
诗中“一日沈湘悲楚客”中的“沈湘”指的是什么? A. 沉入湘江 B. 沉入湘水 C. 沉入湘河 D. 沉入湘湖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屈原的《离骚》
- 杜甫的《端午日赐衣》
诗词对比:
- 屈原的《离骚》与黄庚的《端午月山主人酒边即事》都涉及端午节和屈原的典故,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更侧重于对传统节日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离骚》
- 《杜甫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