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国师真赞》
时间: 2025-01-06 15:38: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凉国师真赞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法界。诗人以“沙门”(僧人)的形象,隐含着世间的深刻道理。谷中的回声传入耳中,说明性情是无法被约束的。青莲从水中生长,深邃而难以探测。万象纷繁,仿佛盛开的古锦花纹。启发和引导大众,仿佛在甘露中饮水。哲人已经离去,所依赖的究竟是什么呢?即使在此时此刻的道理,也像是锁住的塔,隐藏在终南山中。
注释:
- 沙门:指出家人,佛教徒的称谓。
- 性不可为:指本性无法被人为地改变或束缚。
- 青莲: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常用于描绘圣洁的人物。
- 万象纷披:形容事物繁多而丰富。
- 甘露:佛教中象征智慧和法义的甘甜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人。他是苏轼的弟子,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和清新著称。其作品常以清新高远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黄庭坚的晚年,表现了他在佛教思想影响下的哲学思考,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和智慧的感悟。
诗歌鉴赏:
《清凉国师真赞》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诗人以清凉的月光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辽阔的氛围。诗中“宝月清凉”不仅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更暗喻着内心的清净与明亮。继而,诗人提到“以沙门相,藏世间解”,表明他通过修行所获得的对世间真理的深刻理解。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这句强调了内心的声音与本性的自由,暗示了对自我认知的追求。而“青莲出水,深不可窥”则象征着灵性的高洁与深邃,表达了对真理的探求是艰难而深远的。
后面的“万象纷披,花开古锦”描绘了世界的美丽与复杂,强调了万物的和谐与生机。通过“启迫群氓,与甘露饮”,诗人表达了对大众启发与教化的愿望,渴望众生能从中获得智慧与滋养。
最后两句“哲人去矣,资何所参。即事之理,塔锁终南”,则流露出一种对哲人逝去的惋惜和对真理的思索。整首诗用词精炼,意象丰富,展现了黄庭坚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宝月清凉,寂照法界:描绘月光的清凉,把整个世界照亮,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以沙门相,藏世间解:用沙门的身份隐喻对世间真理的理解。
- 谷响入耳,性不可为:内心的声音传递出性情的本真,无法被外物所改变。
- 青莲出水,深不可窥:青莲象征高洁,暗示真理的难以探测。
- 万象纷披,花开古锦:万物的繁荣与美丽,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启迫群氓,与甘露饮:希望能够启发大众,给予智慧的滋养。
- 哲人去矣,资何所参:哲人的离去让人感到失落,不知依赖什么。
- 即事之理,塔锁终南:即使在现实中,真理依旧是难以接近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莲出水”比喻高洁的品德。
- 对仗:如“万象纷披,花开古锦”,表现出对称美。
- 象征:如“甘露”象征智慧与法义。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探索了生命的智慧与真理,提炼出一种超然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月:象征清净与明亮,代表真理的光辉。
- 沙门:象征出世与智慧的追求。
- 青莲:象征高洁与智慧。
- 甘露:象征智慧与法义的滋养。
- 塔:象征深奥的智慧与真理的锁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宝月清凉”中的“宝月”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清净
- C. 明亮
-
“青莲出水”中,青莲象征了什么?
- A. 高洁
- B. 平凡
- C. 繁华
-
诗中提到的“甘露”指的是什么?
- A. 心灵的滋养
- B. 物质的享受
-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哲理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反映孤独与思乡的经典诗作。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黄庭坚的《清凉国师真赞》都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的静谧,而黄庭坚则表现了哲理的深邃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