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梦篇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4:52:54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

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唯镇之以无名之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
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
唯镇之以无名之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万物的看法,认为天地对万物并不仁慈。事物的本质是静止而表现出无穷的用途,生灵在迷茫的河流中徘徊。那些有形而能被使用的东西被称为器具,而无形而能引导的方法被称为神灵。人们面对显而易见的事物而感到困惑,常常沉迷于细微的习惯与世俗的尘埃之中。那些至高的人神志凝聚,与我同梦而早有觉悟。看看这个世界,谁又不在学习呢?然而最后却又归于无学的状态。我心中无法忘却的,似乎如波浪般起伏,风吹动着我的心绪,我该如何自处呢?唯有以无名之朴来安定我的心。

注释

  1. 刍狗:古代祭祀用的草制狗,象征虚无和无意义。
  2. 天地不仁:天地对万物没有仁慈,强调自然的冷酷。
  3. :有形的物体,可以被使用。
  4. :无形的力量或道理。
  5. 聚墨墨:形容沉浸在黑暗或复杂的状态中。
  6. 至人:指智者或圣人。
  7. 无学:指无所不学的状态,表达一种超越书本知识的境界。
  8. 无名之朴:指无名而纯朴的状态,强调简单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与苏轼齐名,主张诗歌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艺术表现。

创作背景

《录梦篇》是黄庭坚在探讨人生哲理、宇宙万物关系时写的,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多思索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诗歌鉴赏

《录梦篇 其二》是一首深邃而富有哲理的作品,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开篇以“刍狗万物”引入,表现出对世事的冷静观察,深刻揭示了天地的无情与万物的渺小,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诗人通过对“器”和“神”的对比,探讨了有形与无形的价值,强调了人的精神追求与物质存在之间的矛盾。

在诗中,黄庭坚提到“彼至人而神凝”,体现了对智者的向往与尊重,暗示着人只有在超越世俗的状态下才能获得真正的觉悟。接着,诗人又提到“乃会归于无学”,耐人寻味地指出,尽管人们在学习,最终却可能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这让人深思。

全诗结尾,诗人以“唯镇之以无名之朴”来安抚内心的波动,表达了一种对简单、纯粹生活的追求。这种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给人以启示,令人反思当下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
    诗人开篇便用“刍狗”来形容万物的虚无,指出天地对万物并无仁慈之心。

  •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
    事物的本质是静止的,但其用途却是无穷的,生命在迷茫中徘徊。

  •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
    有形的物体是器具,无形的道理则是神灵,反映了物质与精神的对立。

  •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
    人们常常面对显而易见的事物却感到困惑,沉浸于繁杂的世事之中。

  •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
    追求具体的事物往往会令我们忽视更大的视野,沉迷于细微的习惯与世俗的尘埃。

  •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
    智者的神志凝聚,与我同梦而早有觉悟,反映出对智慧的渴望。

  •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
    纵观天下,谁又不在学习呢?但最终却可能归于无所不学的状态。

  • 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
    表达了内心无法忘却的情感,心绪如波浪起伏。

  • 唯镇之以无名之朴。
    通过无名而纯朴的状态来安抚内心的波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刍狗”比喻万物的虚无,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对仗:如“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句子来强调诗人对世事的观察与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黄庭坚对人生、宇宙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们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与困惑,最终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纯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刍狗:象征虚无、无意义的存在。
  2. :有形的物体,代表物质世界。
  3. :无形的力量,象征精神和道理。
  4. 至人:智者,象征着智慧与觉悟。
  5. 无名之朴:象征简单、纯粹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器”指的是: A. 无形的道理
    B. 有形的物体
    C. 天地的法则
    D. 梦境中的幻象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彼至人而神凝”,意指智者的__与觉悟。

  3. 判断题:诗中“天地不仁”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
    (对/错)

答案

  1. B
  2. 神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反映了对自然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描绘。
  • 《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集》
  • 相关学术论文与研究书籍。

相关诗句

乱曰:刍狗万物兮,天地不仁。下一句是什么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上一句是什么

体止而用无穷兮,播生者于迷津。下一句是什么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上一句是什么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下一句是什么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上一句是什么

背昭昭而起见兮,聚墨墨而生身。下一句是什么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上一句是什么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动细习于游尘。下一句是什么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上一句是什么

彼至人而神凝兮,同予梦而先觉。下一句是什么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上一句是什么

顾天下孰不学兮,乃会归于无学。下一句是什么

予心之不能忘兮,将波流风靡而奈何,唯镇之以无名之朴。上一句是什么

乱曰:刍狗万物兮,下一句是什么

天地不仁。上一句是什么

天地不仁。下一句是什么

体止而用无穷兮,上一句是什么

体止而用无穷兮,下一句是什么

播生者于迷津。上一句是什么

播生者于迷津。下一句是什么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上一句是什么

有形而致用者之谓器,下一句是什么

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上一句是什么

无形而用道者之谓神。下一句是什么

背昭昭而起见兮,上一句是什么

背昭昭而起见兮,下一句是什么

聚墨墨而生身。上一句是什么

聚墨墨而生身。下一句是什么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上一句是什么

犯有形而遗大观兮,下一句是什么

动细习于游尘。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