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字》
时间: 2025-01-06 14:52: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老蒙误恩,受吊不受贺。
欲起尚迟回,积闲习成惰。
向来二三子,相与守寒饿。
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
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
漏鼓已再更,坐者余几个。
酒薄多可强,谈胜坚莫破。
檐昏读字细,林缺瞻星大。
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
怀远已屡叹,论昔先急唾。
身世喜相违,真成螘旋磨。
平生陈孟公,岁晚不惊坐。
白话文翻译
将老年的我,误入恩情的陷阱,
收到哀悼却没有庆贺。
想要站起身来却还迟迟不动,
闲散的日子积累成了惰性。
往日的二三好友,一起忍受寒冷与饥饿。
一天都不能没有这种生活,三年又怎么能够熬过。
此时秋天愈加高远,夜晚漫长而月初刚刚升起。
漏斗声已响了两更,坐着的人只剩下几个。
酒水少得可怜,谈话中却不容许有破坏。
檐下昏暗中细读字句,林间缺口仰望星空。
吴地的吟唱还没到来,楚地的言语也不需要。
对远方的思念已多次叹息,
谈论昔日的急切已变得无所谓。
身世与理想相悖,真成了螘旋般的磨蹭。
平生如同陈孟公,岁末时节已不再惊坐。
注释
- 将老:年老的自己。
- 受吊不受贺:指收到哀悼的消息却没有贺喜的庆祝。
- 积闲习成惰:过于闲散导致懒惰习惯的形成。
- 寒饿:形容生活的贫困与艰难。
- 漏鼓:指漏壶和鼓声,这里象征时间的流逝。
- 吴吟:吴地的歌声,指特定地域的文化和艺术。
- 身世:人的身世与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风受到了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影响,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年岁渐长,感受到生活的压力与孤独。诗中透露出对闲散生活的不满,和对过往友情的追忆,同时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困窘与人情的淡漠。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诗的格式,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反思。诗人以“将老”开篇,直接引入个人的处境,借此表达对人生无奈的感慨。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惆怅与沉思,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的描写,映射出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诗中提及“寒饿”,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而“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的苦闷。此处的“坐者余几个”更是突显出难以交心的孤独感,似乎在暗示,身边的朋友已不再如昔日那般热络。
秋高夜长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正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相呼应。最后,诗人提到的“身世喜相违”,则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无奈自嘲,体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力反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老蒙误恩:表达诗人年老后对恩情的误解与感慨。
- 受吊不受贺:反映出对社会冷漠的失望。
- 欲起尚迟回:表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 积闲习成惰:强调闲散生活带来的消沉。
- 向来二三子:回忆与朋友的共患难。
- 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强调生活的艰难与时间的流逝。
- 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描写秋夜的清冷与漫长。
- 漏鼓已再更:时间的流逝,暗示生活的重复。
- 酒薄多可强:表现出生活的贫乏。
- 谈胜坚莫破:强调谈话中的坚持与交流。
- 檐昏读字细:描绘了静谧的夜晚读书的情景。
- 林缺瞻星大:展现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 吴吟未至慢:表现了对文化生活的渴望。
- 怀远已屡叹: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 身世喜相违:感慨人生与理想的矛盾。
- 平生陈孟公:提及历史人物,借以自勉。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寒饿”和“一日不可无”的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意象如“秋”、“月”、“星”等,营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探讨了人生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消逝。
- 月:代表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星:象征远方的理想与希望。
- 酒:暗示生活的贫乏与人际关系的淡漠。
- 檐:营造出宁静的环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二三子”指的是: A. 朋友
B. 亲戚
C. 同事
D. 兄弟 -
“漏鼓已再更”中的“漏鼓”指的是: A. 漏水的声音
B. 时间的流逝
C. 乐器的音调
D. 忧伤的情感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主要是: A. 愤怒
B. 无奈
C. 忘却
D. 欢喜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孤独感。
- 李白《静夜思》: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陈师道与王维的诗作均涉及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但陈师道更倾向于反思人生的无奈,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和谐美。两者的风格在情感深度和意境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