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无明月,南塘好风露。
惜不带书来,长吟达秋曙。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有明亮的月光,而南塘的风光与露水格外迷人。可惜没有带书来,我只能在这里长吟,直到秋天的曙光来临。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处:哪里,表示不定的地点。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美好的景色和情绪。
- 南塘:指南边的池塘,地点。
- 好风露:美好的风和露水,形容环境的清新和适宜。
- 惜:可惜,感到遗憾。
- 不带书来:没有带书本,表达一种对文学的渴望和遗憾。
- 长吟:长时间吟唱或吟诵,表达一种抒情的方式。
- 达秋曙:直到秋天的黎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愉悦的心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明月”、“秋曙”等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表达思乡、抒怀等情感,且与许多诗人对自然的描写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描写山水、月色等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夜,诗人漫步于南塘,感受月光与风露的美好,心中却因未能带书而生出遗憾,表达了一种对文学和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南塘秋月》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作者通过描绘秋夜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文学的渴望。诗的开头“何处无明月”一句,展现了月光普照的意境,暗示诗人对美景的敏感和对普遍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南塘好风露”则具体描绘了南塘的清新环境,风和露水的结合使得环境更加生动。诗人在此美景中流连忘返,却因未能带书而感到遗憾,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知识与艺术的追求。最后“长吟达秋曙”更是将这份情感升华,诗人愿意在这份美好中吟唱,直至天明,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无明月”:开篇设问,指出月亮的普遍性,同时引出自然的美。
- “南塘好风露”:具体描绘南塘的自然环境,表现诗人对此美景的喜爱。
- “惜不带书来”:表露诗人对艺术的渴望,因未携带书本而感到遗憾。
- “长吟达秋曙”:表达诗人愿意在此美景中吟唱,直至清晨,体现对自然的沉醉。
修辞手法
- 设问:通过“何处无明月”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趣味性。
- 对仗:如“好风露”,既有音韵的和谐也有意义上的对应。
- 意象:月亮、风、露、水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美为主题,通过月光、风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求,表现出一种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美好、宁静,也代表思乡情绪。
- 风露:象征清新、润泽,代表自然的魅力。
- 秋曙:象征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新生和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塘”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雪景
- B. 秋夜的月光与清风
- C. 春天的花开
- D. 夏日的炎热
-
“惜不带书来”中“惜”字的意思是什么?
- A. 喜欢
- B. 可惜
- C. 忘记
- D. 强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月夜的美景,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陈翰的诗更强调了自然的细腻与对文学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