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赠太常少卿封川曹使君观》

时间: 2025-01-19 18:04:49

仓卒蛮鼙上水滨,使君忠愤独亡身。

平明戈剑摧城阖,俄顷衣冠落路尘。

志士一门能许国,老夫当日亦知人。

朝廷赠禭哀荣极,青骨千金合有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赠太常少卿封川曹使君观

仓卒蛮鼙上水滨,使君忠愤独亡身。
平明戈剑摧城阖,俄顷衣冠落路尘。
志士一门能许国,老夫当日亦知人。
朝廷赠禭哀荣极,青骨千金合有神。

白话文翻译:

在急促的号角声中,战斗在水边展开,使君的忠诚与愤怒使他孤身作战。
明亮的刀剑摧毁了城门,转瞬间他的衣冠就沾满了尘土。
志士们能够为国家效力,老夫当年也识得志士之人。
朝廷对他的赠封和哀悼达到了极致,他的青骨(遗体)与千金的荣誉是合而为一的。

注释:

  • 蛮鼙:蛮族的战鼓,象征战争的急促。
  • 使君:指封川的曹使君,可能是诗中敬仰的对象。
  • 忠愤:忠诚与愤怒的结合,表达了对国家深切的情感。
  • 平明戈剑:形容战争的残酷,戈剑是古代兵器。
  • 志士一门:指有志之士能够为国家做贡献。
  • 朝廷赠禭:朝廷给予的荣誉与哀悼,显示其地位与威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绛,字子华,号举人,生于宋代,曾以诗才闻名,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情感深邃,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对曹使君的追悼之时,表达了对其忠诚与壮烈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臣的哀伤与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曹使君的追悼,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忠臣的深切感怀。开头以“仓卒蛮鼙”引入,表现了战斗的紧迫感和悲壮氛围,仿佛可以听到战鼓的回响。诗中的“忠愤独亡身”则突显了使君的孤独和无畏,展现出他不屈的精神。

接下来的“平明戈剑摧城阖”描绘了战争的残酷,瞬间的变化让人感到无奈和痛惜。此时使君的衣冠已沾满尘土,象征着他在国难之际的牺牲与奉献。诗中的“志士一门能许国”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明了为国捐躯的志士精神。

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朝廷对使君的赠封与哀荣达到了极致,表现了社会对忠臣的崇敬与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形象鲜明,使人深感悲痛与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仓卒蛮鼙上水滨:描写战争即将来临,环境的紧张气氛。
  • 使君忠愤独亡身:指使君因忠诚与愤怒而孤身作战,表现他的无畏。
  • 平明戈剑摧城阖:战争的激烈和迅猛,使城门都被摧毁。
  • 俄顷衣冠落路尘:意指使君的衣服沾满了尘土,象征其悲惨的结局。
  • 志士一门能许国:强调志士们愿意为国家献身的精神。
  • 老夫当日亦知人:作者表示自己也识得志士,感慨时间的流逝。
  • 朝廷赠禭哀荣极:朝廷对他的哀悼和荣封达到极致,显示其地位的重要性。
  • 青骨千金合有神:使君的遗骸与荣誉相结合,传达对忠臣的神圣崇敬。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忠愤独亡身”和“衣冠落路尘”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用“青骨千金”比喻忠臣的价值与尊荣。
  • 排比:句式的重复和排列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臣的追悼和对国家的热爱,展现了忠诚、牺牲和对士人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蛮鼙:象征战争的急迫与动荡。
  • 戈剑:代表战斗与牺牲。
  • 衣冠:象征身份与地位。
  • 青骨:象征忠臣的遗体与崇高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仓卒蛮鼙”指的是什么?

    • A. 战斗的急促
    • B. 友好的音乐
    • C. 诗人的心情
  2. “志士一门能许国”强调的是?

    • A. 志士愿为国捐躯
    • B. 志士的家庭背景
    • C. 志士的财富
  3.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对曹使君的感情是?

    • A. 失望
    • B. 崇敬
    • C. 忽视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出塞》王昌龄

诗词对比

  • 《出塞》:同样表达了战士的忠诚与牺牲,但侧重于边疆的壮阔与豪情。
  • 《登高》: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忧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元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