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
时间: 2025-01-19 18:10: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熙宁中,轼通守此郡。除夜,直都厅,囚系皆
白话文翻译
山川依旧,岁月无情。转眼百年,权势与囚徒交替。与同僚相比,我不如岑范,感到前人的德业让我羞愧。坐在这里无所事事,啸声响起却得不到多少安宁。回想过去二十年,自己的成就并非他人所能安排。白发和齿落都交给天公,损坏的事是无法修复的。
注释
- 熙宁:宋神宗时期的年号。
- 轼通:指苏轼本人,轼为其字。
- 囚系:指被囚禁的人,暗指权势的更替。
- 岑范:指古代名臣岑文本,苏轼自谦之词。
- 啸诺:此处用以表达苏轼的无奈与不甘。
- 齿发:指自己的衰老,暗喻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政治上历任多职,因其直言敢谏屡遭贬谪,但他在文学、哲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极高,尤其以诗词最为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熙宁年间,苏轼在任郡守期间,感叹岁月流逝,自己在官场的无奈与困惑。他通过对比自己与前贤的成就,反思个人的处境与人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个人处境的深刻反思。诗中“山川不改旧,岁月逝肯留”开篇即直指主题,描绘出一个人面对不变的自然与变化的时光,心中的无奈与失落。在经历百年后,苏轼意识到权力的更替与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强调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
“同僚比岑范,德业前人羞”一句,表现了他对自身成就的自我否定与对前人功绩的羡慕。这里运用了自谦的手法,表现出他在经历了官场风云后,对自身价值的重新审视。这种反思不仅是对自己生涯的总结,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露了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两句“齿发付天公,缺坏不可修”,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苏轼以白发和齿落来象征岁月的无情,表达了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深深无奈。这首诗不仅在情感上深刻,而且在艺术上表现出苏轼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川不改旧:山川依旧如故,呈现出一种时间的恒久。
- 岁月逝肯留:岁月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 百年一俯仰:一转眼,已经过去了百年,感叹人生短暂。
- 五胜更王囚:权力与囚徒的更替,隐喻历史的循环与无情。
- 同僚比岑范:与同僚相比,自己不如岑范,表现自谦。
- 德业前人羞:对前人的德行、业绩感到羞愧。
- 坐令老钝守:坐在这里感到无所作为,愈发显得迟钝。
- 啸诺获少休:即使啸叫也难以获得片刻的安宁。
- 却思二十年:回想过去的二十年,充满了怀念与感慨。
- 出处非人谋:人生的成就并非他人安排,而是自身努力。
- 齿发付天公:白发与牙齿的衰老都交给了天命。
- 缺坏不可修:衰老的身体是无法修复的,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川不改旧,岁月逝肯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比喻:白发和齿落比喻时光流逝带来的无情。
- 自谦:通过与前贤对比,表现对自身成就的否定。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苏轼通过对自己与他人比较,反思了自身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深刻揭示了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川:象征永恒与不变。
- 岁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囚与王:象征权力的更替与人生的无常。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岑范”是谁? A. 苏轼的同僚 B. 古代名臣 C. 诗人的朋友
-
诗中“齿发付天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过去的怀念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权力的更替 B. 人生的短暂与无奈 C. 自我成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时光与人生的思考,情感更加沉重与忧伤。
- 李白的《将进酒》:则以豪放的姿态面对人生,表现出不同的哲学观。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