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故人吴湖帆为作《风雨龙吟室图》,走笔赋谢》
时间: 2025-01-14 06:44: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卧过三冬百感非。暮年心事与谁期。抛残红泪凝湘竹,忍作春妍著主衣。云乍纵,日初迟。四山风雨渐冥迷。淋漓元气吴生笔,坐看惊雷起蛰时。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冬的三个月里,经历了百种感受。年老时的心事又能向谁倾诉?留下的泪水如同湘竹上凝聚的露珠,忍心装扮春天的美丽,披上主人的衣裳。云彩偶尔散开,阳光刚刚迟到。四周的山峦在风雨中变得模糊迷离。吴生的笔墨淋漓尽致,坐在这里看惊雷在蛰伏之时轰然而起。
注释:
- 卧过三冬:指在寒冷的冬天度过,感受种种情绪。
- 湘竹:指湘江地区的竹子,象征着思念和泪水。
- 春妍: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云乍纵,日初迟:云彩偶尔散开,阳光刚刚升起,描绘了天气的变化。
- 四山风雨渐冥迷:四周的山在风雨中变得模糊,营造了凄迷的氛围。
- 淋漓元气:指吴湖帆的笔墨充满生机与活力。
- 惊雷起蛰时:在蛰伏的时刻,惊雷突然响起,暗示着变化与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5-1969),原名龙璧,字仲华,号榆生,现代诗人,曾任教于多所高校。他的诗风兼具古典与现代,常在传统与个人情感之间徘徊,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20世纪中叶,正值作者晚年,回首往事,感慨万千,表达了对人生、友谊和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第一句“卧过三冬百感非”引入了冬季的冷清与孤独,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感情的复杂。接着,作者通过“抛残红泪凝湘竹”描绘了自己的离愁别绪,泪水与竹子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柔情又坚韧的情感。而“忍作春妍著主衣”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体现出一种生活的矛盾。
随后,诗人通过“云乍纵,日初迟”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内心的波动。最后几句“淋漓元气吴生笔,坐看惊雷起蛰时”不仅表现了对吴湖帆作品的赞美,也暗示了创作过程中的灵感与激情。整体而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推崇与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又真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卧过三冬百感非”:经历了寒冬,感受颇多。
- “暮年心事与谁期”:年迈时的忧虑与孤独。
- “抛残红泪凝湘竹”:留下的泪水,像竹子上的露珠。
- “忍作春妍著主衣”:忍耐着去装扮春天的美丽。
- “云乍纵,日初迟”:自然界变幻的景象。
- “四山风雨渐冥迷”:四周的环境变得模糊。
- “淋漓元气吴生笔”:赞美吴湖帆的作品。
- “坐看惊雷起蛰时”:在蛰伏时刻见证变化。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将泪水比作凝聚的露珠,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人生的反思、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风雨变幻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湘竹:象征思念与忧伤。
- 春妍:代表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风雨: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惊雷:象征突发的灵感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竹”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思念与忧伤 C. 自然之美 答案:B
-
“抛残红泪”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残存的美好 B. 过往的痛苦 C. 生活的繁华 答案:A
-
诗人对吴湖帆的态度是? A. 赞美 B. 嫉妒 C. 无所谓 答案:A
参考资料:
- 《龙榆生诗集》
- 《近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