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时间: 2025-01-01 14:1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意
作者: 董嗣杲 〔宋代〕
山中有流泉,洗耳今无人。
树队互蒙密,鸟语交昏晨。
谁能观大运,达此秋与春。
生意自尔蕃,叶叶分光新。
藤蔓附女萝,兰茝披荒榛。
兴言混栖托,随迹安可伸。
悲哉倦游子,感寓徒酸辛。
荣枯了不计,老大将迫身。
潸然眼中泪,堕此衣上尘。
所耽轩裳故,殊失烟霞亲。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有潺潺的流水,耳朵洗涤在此处却无人倾听。
树木成行,互相遮挡得严密,鸟儿的鸣叫在昏晨时交织。
谁能观察到宇宙的变化,能够理解这秋天与春天的交替。
生机自会繁茂,树叶一片片地散发出新的光泽。
藤蔓依附在女萝上,兰花和茨菇长在荒芜的林地上。
谈兴飞扬,混沌中栖息,随意的踪迹又如何能伸展?
哀伤啊,疲惫的游子,感慨的情怀只能徒增酸辛。
荣华与枯萎已不再计较,年老将要逼近身边。
泪水潸然落下,沾染在衣衫上尘土。
所迷恋的还是那华美的装束,却失去了与烟霞相亲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流泉:指山中的泉水,象征宁静和清新。
- 洗耳:洗耳恭听,指倾听的态度。
- 观大运:观察自然界的大变化。
- 生意:指生机、生命的气息。
- 陆:指藤蔓植物,女萝是种植物,兰茝也是。
典故解析:
- “荣枯了不计”:借指人生的荣华与衰败,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雅致,常表现出自然情怀及人生感慨。他的作品多融入个人的思考与哲理,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古意》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山中环境,作者在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流转与人世的无常,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古意》体现了董嗣杲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描写了清幽的山中流水,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氛围,反映出诗人渴望与自然亲近的心情。接着,诗人通过描写树木的茂盛与鸟儿的鸣叫,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美。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对人生的感慨逐渐显露。诗中提到“悲哉倦游子”,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疲惫与无奈,感受到生活的酸辛与孤独。这种情感在最后以“潸然眼中泪”达到高潮,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生的感慨相结合,既有对生命的赞美,也有对生存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中有流泉:描绘自然环境,表现幽静之美。
- 洗耳今无人:强调倾听自然的心境,与人世的隔绝。
- 树队互蒙密:树木茂密,象征生机与生命的交织。
- 鸟语交昏晨:描绘晨昏交替,体现时间流逝的美。
- 谁能观大运:提出人生哲理,谁能理解自然的变化。
- 达此秋与春:强调四季交替,人生无常。
- 生意自尔蕃:生命自会繁荣,反映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 叶叶分光新:新叶象征新的希望。
- 藤蔓附女萝:描绘自然的共生关系。
- 兰茝披荒榛:展现自然的生机。
- 兴言混栖托: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随迹安可伸:流浪的生活无处可去。
- 悲哉倦游子:人生的疲惫与无奈。
- 感寓徒酸辛:表达生活的苦涩。
- 荣枯了不计:对人生荣华与衰败的无奈。
- 老大将迫身:岁月流逝,老去的无奈。
- 潸然眼中泪:情感的流露,感伤。
- 堕此衣上尘:生活的痕迹,沉重的负担。
- 所耽轩裳故:对往日美好生活的怀念。
- 殊失烟霞亲:失去与自然的亲近。
修辞手法:
- 比喻:山泉、树木比作生命的象征。
- 拟人:鸟语、流泉赋予生命情感。
- 对仗:如“荣枯了不计”“兴言混栖托”等,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泉:象征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的向往。
- 树木:代表生命的繁盛与坚韧。
- 鸟语: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欢快。
- 藤蔓与兰茝:象征自然的共生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流泉”象征什么? A. 喧闹
B. 寂静
C. 忧伤
D. 欢快 -
“悲哉倦游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疲惫与无奈
C. 自信
D. 幸福 -
“荣枯了不计”意指什么? A. 只关注荣华
B. 忽视生命的变化
C. 关注内心
D. 只关注衰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对自然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
- 《山中杂诗》王维:同样描绘山中生活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 董嗣杲的《古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董的作品更偏向于人生哲学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经典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