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女迎春慢/玉女迎春 柳》
时间: 2024-12-31 12:06: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女迎春慢
彭元逊 〔宋代〕
浅入新年,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
叶底妖禽自语。小啄幽香还吐。
东风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误。
清明寒食,消得渡江,黄翠千缕。
看临小帖宜春,填轻晕湿,碧花生雾。
为说钗头袅袅,系著轻盈不住。
问郎留否。似昨夜教成鹦鹉。
走马章台,忆得画眉归去。
白话文翻译
在新年刚刚开始时,遇到人日的时节,轻烟袅袅,天空无雨。树叶底下,妖艳的鸟儿低声自语,轻轻啄食幽香的花朵。在东风的辛苦中,真怕有踏青的人误了春光。清明节和寒食节时,渡过江去,黄翠的景色如千缕般绵延。看到那临小帖的春意,轻柔的湿气弥漫,碧色的花朵在雾中显现。说到钗头的轻盈舞动,不由自主地牵挂。问你是否还在留恋,似乎昨夜的教诲变成了鹦鹉的叽喳。骑马走过章台,回忆起那画眉鸟归去的情景。
注释
- 人日: 指正月初七,民间习俗称为“人日”,意为人们的节日。
- 妖禽: 指色彩绚丽的鸟类,常用以形容春天的生机。
- 踏青: 春游,指春天外出游玩的活动。
- 清明寒食: 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中国春季的重要节日,寒食节通常在清明前一两天。
- 钗头: 指发饰,古时女子常用钗子装饰发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元逊,宋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词句著称。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春天的生机和人间的柔情。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春天,表达了对新年和春日的期待与感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令和生活的重视,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意象和人物情感。
诗歌鉴赏
《玉女迎春慢》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彭元逊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诗的开头“浅入新年”,便勾勒出一幅新春的画面,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以“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描绘了人日这一传统节日的温馨气氛。接下来的描写中,叶底的妖禽自语和小啄幽香的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诗中“东风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误”的句子,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显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珍视。清明和寒食的提及,进一步深化了节令的主题,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整首词以轻盈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同时又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作品既具象又抽象,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内心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浅入新年: 描述新年的到来,暗示着新的开始。
- 逢人日拂拂淡烟无雨: 人日时节的轻烟,营造出温馨宁静的氛围。
- 叶底妖禽自语: 夸张地表现春天的生机,鸟类轻声细语,象征春意盎然。
- 小啄幽香还吐: 描述鸟儿啄食花香,表现春天的气息。
- 东风辛苦,便怕有踏青人误: 反映春天的短暂,担心人们错过美好的时光。
- 清明寒食,消得渡江: 提到传统节日,蕴含对历史的追忆。
- 黄翠千缕: 形容春天的景色如丝带般缠绕,生动形象。
- 看临小帖宜春: 轻松愉悦的春日气息,传递出身心的愉悦。
- 问郎留否: 询问爱人是否还在,表达对情感的依恋。
- 走马章台,忆得画眉归去: 追忆昔日的美好时光,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黄翠千缕”形象地比喻春天的美丽。
- 拟人: “妖禽自语”赋予鸟儿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春天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暖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 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妖禽: 代表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 清明: 体现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
- 钗头: 代表女性的柔美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人日”指的是哪一天? A. 正月初七
B. 正月十五
C. 二月二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夏天的炎热 -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什么? A. 愤怒
B. 珍惜与感慨
C. 无所谓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诗作,描绘春天的美景。
- 《如梦令》: 李清照的词,表达春天的思念与愁苦。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彭元逊在《玉女迎春慢》中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春天的生机,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二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有显著差异,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代诗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