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园户裁芙蓉为堑,一路凡数万枝》
时间: 2025-01-01 10:16: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村江上绕江园,十里霜红烂欲燃。
都种芙蓉作篱落,真将绵绣里山川。
晚妆照水密如积,春色入秋寒更鲜。
客舍瓶中两三朵,可怜向客强婵娟。
白话文翻译:
在杨村的江边,江边的园子蜿蜒曲折,十里外的芙蓉花如火般绚烂。
整个园子都是种的芙蓉花,像是用绵绣装点的山川。
傍晚的妆容映照在水中,仿佛凝聚了无数的色彩,
春天的色彩在秋天的寒冷中显得更加鲜艳。
客舍里瓶中插着两三朵花,真让人怜惜,想强作欢颜。
注释:
- 杨村:地名,指的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
- 霜红:指秋冬季节的红色,形容芙蓉花的色彩。
- 芙蓉:荷花的一种,象征美丽和纯洁。
- 篱落:用芙蓉花种成的篱笆。
- 晚妆:晚上的景色或自然的美丽。
- 婵娟:形容美丽的姿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作品中融合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杨村生活时的心情描写。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边芙蓉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开头点题“杨村江上绕江园”,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十里之外的“霜红”似火般燃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接着,诗人用“都种芙蓉作篱落”来描绘园中的景色,传达出一种恬淡而优雅的生活情趣。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使得整个画面像绣品一样精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晚妆下的水面反射出美丽的色彩,春色在秋寒中显得更加鲜艳,似乎在传递着岁月更迭中的美丽与哀愁。最后一句提到的“可怜向客强婵娟”,则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写自然美的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其高超的艺术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杨村江上绕江园:描绘杨村的江边有一条蜿蜒的园子,构建了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
- 十里霜红烂欲燃:形容远处的芙蓉花红得如火焰般灿烂,展现了秋季的美丽。
- 都种芙蓉作篱落:园中种满了芙蓉花,形成了天然的篱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真将绵绣里山川:比喻如同绣品般的山川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晚妆照水密如积:傍晚时分,水面上反射出浓厚的晚霞,形象生动。
- 春色入秋寒更鲜:春天的色彩在寒冷的秋天显得更加明亮,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美感。
- 客舍瓶中两三朵:在客舍中,只有几朵芙蓉花,显得孤单而珍贵。
- 可怜向客强婵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绣品进行比较,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通过“晚妆”描绘自然界的美丽,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春色入秋寒”,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江边的芙蓉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美丽、纯洁,反映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霜红:象征秋天的色彩,传达了季节的变迁。
- 晚妆:形容傍晚的景色,增添了诗的柔美感。
- 瓶中花:代表孤独与珍惜,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霜红”指的是哪种花?
- A. 荷花
- B. 芙蓉花
- C. 玫瑰花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比,杨万里的诗歌更关注于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来表达生命的无常与情感的流转。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