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摊破浣溪沙
作者: 贺铸 〔宋代〕
原文展示:
湖上秋深藕叶黄。
清霜销瘦损垂杨。
洲嘴沙斜照暖,
睡鸳鸯。
红粉莲娃何处在,
西风不为管余香。
今夜月明闻水调,
断人肠。
白话文翻译:
在湖面上,深秋时节,藕叶已经变黄。清霜侵袭,柳树的枝条显得更加瘦弱。沙洲的边缘在阳光斜照下显得温暖,正在睡觉的鸳鸯。红色的莲花姑娘如今又在哪里呢?西风不再为她传递香气。今夜月光明亮,我听到水边的乐声,心中感到无比的惆怅。
注释:
- 藕叶: 藕的叶子,象征秋天的凋零。
- 清霜: 指初秋的霜冻,暗示天气变冷。
- 垂杨: 垂柳,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萧条。
- 洲嘴: 河流的沙洲,指水边的地方。
- 鸳鸯: 一种水鸟,象征着恋爱和温馨。
- 红粉莲娃: 比喻美丽的女子,红粉指女子的妆容。
- 西风: 秋风,带来萧瑟的感觉。
- 水调: 水边的乐曲,暗示心中思念的情感。
- 断人肠: 表达深切的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52-1125),字方回,号秋水,北宋词人,擅长小令,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诗人面对秋天的凋敝和离愁,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失落。
诗歌鉴赏:
《摊破浣溪沙》是一首典型的描写秋意的词作,整首诗通过湖面、藕叶、垂杨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个秋天的宁静与哀愁。诗的开头“湖上秋深藕叶黄”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季节,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随着描写的深入,清霜和垂杨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秋天的萧瑟感。诗人用“睡鸳鸯”这一意象,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美,但同时也暗示着孤寂与失落。
而“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余香”则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红粉莲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或往昔的情感,西风的无情使得这种美好变得遥不可及。最后两句“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月明的夜晚,水边的乐声与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怀念与心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湖上秋深藕叶黄”:描绘湖面秋天的景象,藕叶的黄代表了时光的流逝。
- “清霜销瘦损垂杨”:清霜使柳树显得更加瘦弱,象征生命的脆弱。
- “洲嘴沙斜照暖,睡鸳鸯”:温暖的阳光下,鸳鸯在沙洲上安静地睡着,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 “红粉莲娃何处在,西风不为管余香”:表现对美好爱情的怀念,西风的无情使得香气消散。
- “今夜月明闻水调,断人肠”:明月与水调形成对比,表达深切的思念与伤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红粉莲娃”来比喻美丽的女子,增加情感色彩。
- 拟人: 西风被赋予了不为传递香气的能力,表现出一种无情的态度。
- 对仗: “湖上秋深藕叶黄”和“清霜销瘦损垂杨”,展现了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 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对过去美好爱情的怀念与伤感,传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感。
意象分析:
- 藕叶: 象征秋天与生命的脆弱。
- 垂杨: 代表生命的衰败与忧伤。
- 鸳鸯: 象征爱情与温暖。
- 红粉莲娃: 代表美好的回忆与失落的爱情。
- 西风: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月明: 象征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红粉莲娃”指代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荷花
- C. 鸳鸯
- D. 秋天的景色
-
诗中提到的“西风”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生命的希望
- B. 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C. 美好的爱情
- D. 宁静的夜晚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思念与惆怅
- C. 平静
-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贺铸的《摊破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贺铸更侧重于孤独与思念,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对往昔的怀念和情感的细腻描摹。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