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一 无题用高赞两韵》
时间: 2025-01-19 20:16: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么凤穿花自喜,蓼虫茹叶偏甜。
尽开锦荐控朱帘,看舞莺莺燕燕。
漠北沙堆骏马,浔阳荻里江船。
千呼万唤捻冰弦,香启朱缨一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凤凰在花间欢快地舞动,水边的蓼虫在嫩叶上啃食,显得格外甘甜。华丽的锦绣被子被打开,朱红的帘子轻轻垂落,鸟儿在空中翩翩起舞,情景如莺燕般欢快。在北方沙地上,骏马奔腾,而在浔阳的芦苇荡中,江船轻摇。人们千呼万唤,指尖轻捻着冰弦,仿佛在唤醒沉睡的春香,朱红的缨带也随之绽放出一抹芬芳。
注释
- 么凤:指凤凰,象征吉祥和美好。
- 蓼虫:一种水边的小虫,通常以水草为食。
- 锦荐:华丽的铺盖,象征奢华与美丽。
- 朱帘:红色的帘子,用以装饰。
- 莺莺燕燕:指春天鸟儿的欢快舞动,意象生动。
- 漠北:指北方干旱地区。
- 千呼万唤:形容人们急切地呼唤。
- 冰弦:指古琴,琴声如冰清玉洁。
- 香启朱缨:象征春天气息的复苏,缨带上盛开的花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槎,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常常融入对社会生活的观察。
创作背景
《西江月》系列诗作多以春天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诗是在一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创作的,旨在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传达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以“么凤穿花自喜”引入,凤凰在花间翩翩起舞,象征着美好与欢乐,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接着,诗人描绘了蓼虫在嫩叶上啃食,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给人一种甜美的感觉。这种细腻的观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亲近。
“尽开锦荐控朱帘”,展现了一幅春日的室内景象,锦绣的被子和红色的帘子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在“莺莺燕燕”的描写中,鸟儿们的舞动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将视线转向北方的沙地与江边的船只,展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最后一句“千呼万唤捻冰弦”,既是对琴声的描绘,也是对春天气息的呼唤,传达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绘中流露出诗人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欣赏,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邃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么凤穿花自喜:描绘春天的凤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 蓼虫茹叶偏甜:蓼虫在水边的嫩叶上啃食,象征着自然的甘甜。
- 尽开锦荐控朱帘:描绘室内春意盎然的氛围,展现出华丽的装饰。
- 看舞莺莺燕燕:鸟儿的舞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漠北沙堆骏马:描绘北方的广阔,骏马奔腾的场景。
- 浔阳荻里江船:展现江边的生活气息,船只轻摇。
- 千呼万唤捻冰弦:表达对春天和音乐的渴望。
- 香启朱缨一点:象征春天的气息复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拟人:将凤凰、鸟儿等自然物拟人化,赋予它们情感与生命。
- 对仗:诗中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活力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凰:象征美好与吉祥。
- 蓼虫:代表自然的细微生物,传达出生命的甜美。
- 锦荐、朱帘:象征奢华与温馨的家居生活。
- 莺莺燕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骏马:象征力量与自由。
- 江船:代表水乡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么凤穿花自喜”是指什么?
- A. 凤凰在花间飞舞
- B. 凤凰在水中游
- C. 凤凰在树上栖息
- D. 凤凰在山上鸣叫
-
诗中“千呼万唤捻冰弦”中的“冰弦”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花
- C. 一种饮料
- D. 一种虫子
-
诗中提到的“莺莺燕燕”表示什么?
- A. 秋天的鸟儿
- B. 春天的鸟儿
- C. 夏天的昆虫
- D. 冬天的雪花
答案
- A. 凤凰在花间飞舞
- A. 一种乐器
- B. 春天的鸟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个人情感。
- 杜甫《春望》: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槎《西江月》与李白《庐山谣》:两者均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张槎则注重细腻的观察与温柔的情感流露,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