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评事东归(一作戴叔伦诗,题云送友人东归)》

时间: 2025-01-04 07:45:39

万里杨柳色,出关随故人。

轻烟覆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共伤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卢评事东归
万里杨柳色,出关随故人。
轻烟覆流水,落日照行尘。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
裴回灞亭上,不语共伤春。

白话文翻译:

送别卢评事东归
万里之外的杨柳泛着绿色,伴随故人走出关口。
轻烟笼罩着流淌的水面,落日的余晖照耀着行走的尘土。
积蓄的梦想在广阔的江湖中,无不让我想起贫困的兄弟。
在灞亭上徘徊,不言语,却共同感伤这春天。

注释:

  • 万里杨柳色:远处的杨柳树色彩鲜艳,象征春天的生机。
  • 出关:指离开关口,寓意踏上新的旅程。
  • 轻烟:指淡淡的烟雾,形容水面朦胧的景象。
  • 落日照行尘:夕阳的余晖照射在路上的尘土,渲染了送别的氛围。
  • 积梦江湖阔:指在广阔的江湖中存有许多梦想。
  • 忆家兄弟贫:想起在家中贫困的兄弟,表达对家庭的思念。
  • 裴回灞亭上:在灞亭上徘徊,意指伤感与不舍。
  • 不语共伤春:沉默中共同感受到春天的伤感,体现了深厚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干(约835—901),字少穆,号石溪,唐代诗人。他以五言绝句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送别卢评事回东的场合,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家乡和兄弟的思念,反映了当时士人常见的离别情景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开头两句以“万里杨柳色”和“出关随故人”引入,设置了一个春暖花开的背景,春意盎然的杨柳让人感到生机勃勃,然而即将分别的情绪又让这份美好染上了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两句“轻烟覆流水,落日照行尘”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哀伤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柔和的烟雾和夕阳之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积梦江湖阔,忆家兄弟贫”则是情感的深刻转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惆怅,更将思绪引向家乡的兄弟,揭示出对家庭的牵挂和对生活的反思。最后一句“裴回灞亭上,不语共伤春”以沉默的方式结束,体现了友人之间心有灵犀的默契和深厚的情谊,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和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杨柳色:描绘春天的杨柳,象征生机。
  2. 出关随故人:离开边关,伴随故人,暗含离别。
  3. 轻烟覆流水:烟雾笼罩水面,营造朦胧的意境。
  4. 落日照行尘:夕阳下的尘土,渲染送别的氛围。
  5. 积梦江湖阔:梦想在辽阔的江湖中,表达理想与追求。
  6. 忆家兄弟贫:思念贫穷的兄弟,流露出对家庭的关怀。
  7. 裴回灞亭上:在灞亭徘徊,象征对友人的不舍。
  8. 不语共伤春:沉默中共同感伤春天,体现深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轻烟覆流水”,形象生动。
  • 对仗:如“落日照行尘”对“轻烟覆流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杨柳和春天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乡的主题展开,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折射出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杨柳:春天的象征,生机与希望。
  2. 轻烟:朦胧、柔和,传达情感的细腻。
  3. 落日:时间的流逝,象征离别的忧伤。
  4. 江湖:梦想与理想的空间,象征自由与人生的广阔。
  5. 兄弟:家庭的温暖,牵挂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柳”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生机
    • C. 贫困
    • D. 夕阳
  2. 诗人在灞亭上有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愤怒
    • C. 惆怅
    • D. 疲惫
  3. 诗中反复提到的“兄弟”代表了什么?
    • A. 朋友
    • B. 家庭
    • C. 梦想
    • D. 自由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侧重于人生理想的追求,而方干的这首诗则更强调对家乡与兄弟的思念,情感更为细腻与深沉。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