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时间: 2025-01-03 05:0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芳信(和草窗西湖春感词)
作者: 仇远 〔宋代〕
坐清昼。记步幄行春,短亭呼酒。怅湔裙香远,波痕尚依旧。赤阑桥下桃花观,寒勒花枝瘦。转回廊古瓦生松,暗泉鸣甃。山雨夜来骤。便绿涨平堤,云横远岫。细认沙头,还见有落红否。杨花自趁东风去,空白鸳鸯首。劝游人莫把骄骢系柳。
白话文翻译:
在清澈的白昼中,我漫步于春天的帐篷下,短亭里呼酒畅谈。感叹裙裾的香气远去,水波的痕迹依旧存在。在赤阑桥下观看桃花,寒风中花枝显得瘦弱。转身经过走廊,古老的瓦上长出松树,暗泉在石缝中潺潺流淌。山雨在夜间骤然降临,绿水涨满了平堤,云彩横亘在遥远的山岫上。仔细观察沙滩,是否还能见到落红的痕迹?杨花随东风飘去,只留下空荡荡的鸳鸯首。劝告游人不要把骄傲的马系在柳树旁。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昼:清明的白天。
- 步幄:在帐篷中行走。
- 怅:怅惘、惆怅。
- 湔裙:裙子的香气。
- 赤阑桥:一种桥的名称,通常与风景相伴。
- 寒勒:寒风中显得瘦弱。
- 鸣甃:泉水在石头上流动发出的声音。
- 山雨:指山中的雨,通常来得急促。
- 平堤:指平坦的堤坝。
- 落红:指花瓣落下的痕迹。
- 骄骢:骄傲的马。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花观”与古代桃花源的意象相呼应,象征着隐逸与闲适的生活;而“白鸳鸯首”则传达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仇远,字景深,号落霞,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探芳信》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春日的西湖边游玩,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写下这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诗。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流逝时光的惆怅。
诗歌鉴赏:
《探芳信》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西湖的美景,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春天的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坐清昼”,便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随后描述在春日帐篷下的悠闲时光,既有饮酒作乐的欢愉,也有对裙香远去的惆怅。接着,诗人通过“赤阑桥下桃花观”描绘了春天的花卉景象,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而“山雨夜来骤”则通过突如其来的雨水,带来一种紧张感,暗示着自然的无常和生命的变幻。最后,诗人以“劝游人莫把骄骢系柳”结束,似乎在劝诫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被眼前的美好所束缚。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融合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坐清昼:在明亮的白天静坐,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 记步幄行春:回忆在帐篷中走动的春日情景。
- 短亭呼酒:在短亭中呼朋引伴,欢快地饮酒。
- 怅湔裙香远:感叹裙裾的芬芳渐行渐远。
- 波痕尚依旧:水波留下的痕迹仍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赤阑桥下桃花观:在赤阑桥下欣赏桃花,描绘春日的美景。
- 寒勒花枝瘦:寒风中花枝显得瘦弱,暗示生命的脆弱。
- 转回廊古瓦生松:回头看古老的走廊中生长的松树,展现生命的顽强。
- 暗泉鸣甃:泉水在石头间流淌,带来宁静的自然之声。
- 山雨夜来骤:夜间山雨骤然降临,增添了自然的变化感。
- 便绿涨平堤:雨后绿水泛滥,描绘春水的生机。
- 云横远岫:远处的山峦被云彩遮住,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
- 细认沙头,还见有落红否:仔细观察沙滩上是否还能看到落花的痕迹。
- 杨花自趁东风去:杨花随东风飘散,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空白鸳鸯首:鸳鸯的头上空空荡荡,暗示失去的爱情。
- 劝游人莫把骄骢系柳:劝告游人不要把骄傲的马系在柳树旁,体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比作生活的美好。
- 拟人:暗泉“鸣甃”,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杨花自趁东风去,空白鸳鸯首”,展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的欢愉与惆怅交织,强调了珍惜当下的生活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生命与希望。
- 桃花:象征爱情与美好。
- 杨花:象征流逝与无常。
- 骄骢:象征自由与骄傲。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桃花的娇艳与杨花的飘零形成鲜明对比,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探芳信》是谁写的?
- A. 李白
- B. 杜甫
- C. 仇远
- D. 陶渊明
-
“坐清昼”中的“清昼”意指什么?
- A. 明亮的白天
- B. 清冷的夜晚
- C. 暗淡的黄昏
- D. 混沌的时光
-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着什么?
- A. 爱情的美好
- B. 生命的脆弱
- C. 自由与骄傲
- D. 时光的流逝
答案:
- C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春晓》(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融入了历史的沉重与忧虑。
- 《春晓》则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语气轻快,与《探芳信》的惆怅形成对比。
解读: 这些作品在春天的主题上各有侧重,或赞美自然的美好,或反映社会的忧虑,展现了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对春天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仇远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