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时间: 2025-01-19 13:47:17

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

飞泉引风听,古桂和云攀。

地深草木稠,境静鱼鸟闲。

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

有时独杖藜,入夜犹启关。

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

神体自和适,不是离人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居
作者:长孙佐辅 〔唐代〕

看书爱幽寂,结宇青冥间。
飞泉引风听,古桂和云攀。
地深草木稠,境静鱼鸟闲。
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
有时独杖藜,入夜犹启关。
星昏归鸟过,火出樵童还。
神体自和适,不是离人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人在幽静的环境中阅读,心灵与自然融为一体。飞流的泉水伴随轻风声,古老的桂树与云朵相互交融。大地深处,草木茂盛,环境宁静,鱼儿和鸟儿悠然自得。傍晚时分,阴气从山谷中弥散而出,早晨的阳光首先洒在山上。偶尔,诗人独自拄着拐杖,夜晚还开着山门。星光昏暗时,归来的鸟儿飞过,柴火的光亮映照着樵童的身影。诗人的精神状态自得其乐,似乎并不属于世间的纷扰。


注释

  • 幽寂:幽静而寂静的环境。
  • 结宇:在天空中建造住所,指隐居生活。
  • 飞泉:流动的泉水,象征自然的美和声音。
  • 古桂:指古老的桂树,常用以象征高洁的品德。
  • 阴气:指傍晚时分山谷中的阴冷气息。
  • 杖藜:拄着的拐杖,藜是指一种植物。
  • 樵童:砍柴的孩子,代表勤劳的形象。
  • 神体自和适:心境自然和谐,没有世俗的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长孙佐辅,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自然,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唐代,随着社会的繁荣,诗人们开始追求一种超脱的生活方式,长孙佐辅的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隐逸的生活理想,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逃避。


诗歌鉴赏

《山居》是一首描绘山野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自然的幽静与和谐美好。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诗人的心灵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看书时的幽寂,静谧的环境中伴随的飞泉声、古桂树影、和谐的鸟鱼生活,无不传递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中“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描绘了自然的日夜变换,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而“偶时独杖藜,入夜犹启关”则表现了诗人在夜晚依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象征着一种孤独而自由的生活方式。最后的“神体自和适,不是离人寰”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自我和谐的追求。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自然的细致描写,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体现了长孙佐辅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看书爱幽寂:表示诗人喜欢在幽静的环境中阅读,体现出对安静生活的热爱。
  2. 结宇青冥间:在青空和无垠的天空之间,表示诗人所处的高远境界。
  3. 飞泉引风听:风吹动泉水的声音,带来自然的乐趣。
  4. 古桂和云攀:古老的桂树与云朵交错,展现了自然之美。
  5. 地深草木稠:深邃的土地上,草木茂盛,显示出自然生机。
  6. 境静鱼鸟闲:环境宁静,鱼和鸟都悠闲自在。
  7. 阴气晚出谷:傍晚时阴气从谷中升起,描绘了黄昏的景象。
  8. 朝光先照山:早晨的阳光首先照射到山上,象征着新的开始。
  9. 有时独杖藜:偶尔一个人拄着拐杖出行,表现出孤独感。
  10. 入夜犹启关:入夜仍旧开门,表明与外界保持联系。
  11. 星昏归鸟过:星星暗淡时,鸟儿归巢,体现自然的规律。
  12. 火出樵童还:柴火光亮映照着归来的樵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忙碌。
  13. 神体自和适:心灵与身体自然和谐,表现出内心的满足。
  14. 不是离人寰:不再属于世俗的纷扰,强调超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强化了意境的对比与自然的生动感。例如,“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就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倡导人们回归自然,寻找内在的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泉:象征自然的声音与清新,带来心灵的愉悦。
  • 古桂:代表高洁的品德与悠久的文化。
  • 鱼鸟:象征自然中的生灵,体现了生命的自由与宁静。
  • 阴气: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化。
  • 星光:象征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带来归属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山居生活的热爱?
    A. 通过对自然的描写
    B. 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叙述
    C. 通过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2. “阴气晚出谷,朝光先照山”中,阴气和朝光分别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B. 夜晚的宁静与白天的喧嚣
    C. 自然的静谧与人心的烦躁

  3. 诗中的“樵童”指的是谁?
    A. 砍柴的孩子
    B. 学习的学生
    C. 旅途的行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赵师秀的《约客》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长孙佐辅的《山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美。王维的诗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致与淡淡的忧伤,而长孙佐辅的诗则表现出一种更加自由与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长孙佐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