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色不下地,山光一棱云。
濛濛松顶雾,摵摵蔗田风。
客路黄尘里,人家绿树中。
村民如见诧,行李几倥匆。
白话文翻译:
太阳的光线似乎没有倾斜,山间的光影与云彩交织成一线。
雾气缭绕在松树顶上,微风轻拂着甘蔗田。
行走在尘土飞扬的客路上,村庄藏在绿树丛中。
村民们见到客人感到惊讶,匆忙中行李已然在路上。
注释:
- 不下地:指太阳光线没有照射到地面,意指阳光仍然强烈。
- 山光:山的光影,形容山的景色。
- 濛濛: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 摵摵:形容风吹动的声音。
- 倥匆:匆忙,急促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村民生活,反映了清代农村的宁静和淳朴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传昌,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独特观察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农村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乡村的深情。
诗歌鉴赏:
本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乡风景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首联“日色不下地,山光一棱云”以形象的比喻展示了山的雄伟和日光的明亮,营造出一种清新、明朗的氛围。第二联“濛濛松顶雾,摵摵蔗田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松顶的雾和甘蔗田的风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
接着,第三联“客路黄尘里,人家绿树中”则引入了人文景观,通过对路途和村庄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乡村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村民如见诧,行李几倥匆”则从村民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外来者的惊讶,也反映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急促,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清代乡村的宁静、美好和人情味,传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色不下地,山光一棱云。”
这句话描绘了阳光仍然明亮,照耀着山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光明和温暖的感觉。 -
“濛濛松顶雾,摵摵蔗田风。”
描述了松树顶端的雾气和甘蔗田间的微风,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自然氛围。 -
“客路黄尘里,人家绿树中。”
通过“黄尘”和“绿树”的对比,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村庄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 -
“村民如见诧,行李几倥匆。”
反映了村民对外来者的惊讶,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生活的忙碌与匆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色不下地”比喻阳光的强烈。
- 拟人:村民的反应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对仗:如“客路黄尘里,人家绿树中”,形成了对比与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乡村宁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色:象征光明与希望。
- 山光:代表自然的雄伟与安宁。
- 松顶雾:象征乡村的宁静与神秘。
- 蔗田风:代表丰收与生机。
- 黄尘:象征旅途的艰辛。
- 绿树:象征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濛濛松顶雾”中的“濛濛”是什么意思?
A. 清晰
B. 朦胧
C. 明亮
D. 干燥 -
“客路黄尘里”的意思是:
A. 客人走在水边
B. 客人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
C. 客人走在草地上
D. 客人走在山间小路上 -
诗中反映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伤
B. 兴奋
C. 乡愁与宁静
D. 痛苦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郭传昌的自然描写与王维的山水诗,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静谧与孤独。郭传昌的诗歌更具生活气息,王维的诗则更显哲理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郭传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