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锦窠应对锦郎,谁将灵种到幽坊。山深月冷梅花老,压尽群英是此香。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锦织之处,正好迎合着那位锦衣公子,究竟是谁将灵巧的种子送往这幽静的园坊?山中月色清冷,梅花已然苍老,唯有这香气压倒了百花,独占芳华。
注释:
- 瑞锦:指美丽的织锦,常用来形容华丽的衣物。
- 锦郎:指穿着锦衣的男子,通常用来形容风度翩翩的青年。
- 灵种:灵巧的种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或人。
- 幽坊:幽静的院落或园子。
- 山深月冷:形容山中环境的清冷与孤寂。
- 梅花老:梅花的盛放已过,显得苍老。
- 压尽群英:意指这香气超越了所有的花卉,独占鳌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花”可联系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梅花的赞美,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纯洁。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寓意着高洁的品格。此外,“瑞锦”和“锦郎”的搭配,表现出一种富贵与美丽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生活闲适的状态下,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宝际窗前睡香》是一首典雅的古诗,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的开头,诗人以“瑞锦窠”引入,展示了一种华美的场景,随即将视线转向“锦郎”,这位锦衣公子更是将美好与富贵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着,诗人提问“谁将灵种到幽坊”,在这轻柔的疑问中,隐含着对灵感与创作的向往,似乎在追寻那个能带来美好事物的人。
随着转折,诗人描绘了“山深月冷梅花老”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寂与苍老的对比,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压尽群英是此香”,则是将前面的意象聚焦到“香”上,香气的美妙超越了所有的花卉,象征着某种独特的魅力,与前面的华美形成对比,暗示着内在的美好与外在的华丽之间的关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瑞锦窠应对锦郎”:华美的锦织与美男子相映成趣。
- “谁将灵种到幽坊”:这是对美好事物来源的疑问,表现了诗人的思考。
- “山深月冷梅花老”:描绘了孤寂的环境和时间的流逝。
- “压尽群英是此香”:强调了香气的独特与超越。
-
修辞手法:
- 对仗:“瑞锦窠”对“锦郎”,“山深月冷”对“梅花老”,展现了诗歌的对称美。
- 比喻:将香气比作压倒群芳的存在,赋予香气更多的情感与象征。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展现了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美好。
意象分析:
- 瑞锦:象征着华丽与富贵。
- 梅花:象征着坚韧、高洁与时间的流逝。
- 香气:象征着独特的魅力与内在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锦郎”指的是: A. 穿着普通服装的人 B. 穿着华丽衣物的年轻男子 C. 诗人自己 D. 书生
-
“山深月冷梅花老”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高洁与坚韧 C. 富贵 D. 寒冷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江城子》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刘学箕的《宝际窗前睡香》均表现了对孤独与美好事物的思考,但杜甫更强调人事的无常,而刘学箕则注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