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下第归扬州觐省》

时间: 2025-01-01 12:52:24

新柳间花垂,东西京路岐。

园林知自到,寝食计相思。

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

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友人下第归扬州觐省
新柳间花垂,东西京路岐。
园林知自到,寝食计相思。
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
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

白话文翻译:

在新柳间,花儿低垂,东西两条京路交汇。
园子里知道我会自然而然地去,
在吃饭和睡觉时都在想着你。
雨过后,淮山的景色显露,帆船在楚树旁摇曳。
早晨和晚上我的心情已经平静,
蝉声响起,正是你回来的时候。

注释:

  • 新柳:春天新生的柳树,象征生机与希望。
  • 花垂:花朵垂落,描绘春日的景象。
  • 京路:指通往京城的道路,象征着离别和归途。
  • 园林:园子和林荫,暗示着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记忆。
  • 寝食:吃饭和睡觉,表示日常生活。
  • 淮山:淮河沿岸的山,暗示地理位置。
  • 帆扬:船帆高扬,象征旅程的开始。
  • 蝉发:蝉鸣声响起,表示夏季的来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东西京路”可以理解为唐代京城与地方城市之间的交通要道。淮河和楚树都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反映了诗人的地理认知与生活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自然描绘而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朋友下第(科举失利)后归扬州觐省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朋友之间的浓厚情谊。诗的开头以“新柳间花垂”引出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东西京路岐”描绘出朋友即将离去的情景,暗示着分别的无奈和期待重聚的渴望。在“园林知自到”中,诗人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后半部分的意象如“雨断淮山出”和“帆扬楚树移”,通过描绘旅途的景象,传达了朋友离别后的心情。最后一句“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重聚的期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希望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新柳间花垂”: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传递出生命的活力。
    • “东西京路岐”:暗示朋友即将离去的情景,表达离别的情感。
    • “园林知自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寝食计相思”:在生活中不断思念朋友,表现内心的牵挂。
    • “雨断淮山出”:描绘自然景观,象征旅途的开始。
    • “帆扬楚树移”:旅途中的变化和期待,暗示归乡的心情。
    • “晨昏心已泰”:表达内心的平静,暗示对友人归来的期待。
    • “蝉发是回时”:用蝉鸣作为时间的标志,象征夏季的来临与友人的归来。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对仗:如“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离别与重聚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 新柳:象征青春、生命与希望。
  • 花垂:代表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园林: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情感的寄托。
  • 淮山:象征着地理的界限与思乡的情绪。
  • 蝉鸣: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希望 C. 回忆

  2. “东西京路岐”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朋友归来 B. 朋友离去 C. 春天的美景

  3. “晨昏心已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忧伤 B. 平静 C. 焦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王之涣
  • 《送友人入蜀》李白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象与离愁别绪的结合,而刘得仁的作品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优雅与深情,但在情感的表达上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