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州城楼》

时间: 2025-01-01 16:02:28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沓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鸟鹊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泰州城楼
作者: 蒋春霖 〔清代〕

四野霜晴海气收,高城啸侣共登楼。
旌旗杂沓连三郡,锁钥矜严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间阻,南飞鸟鹊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争地,烟树苍苍起暮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泰州城楼时的所见所感。四周的霜降后,天空晴朗,海上的气息也渐渐平静。高高的城楼上,作者与友人一同吟唱,气氛热烈。旌旗在空中交错,似乎连接着三座郡城,城池的防守显得尤为重要。向西望去,云山形成了阻隔,南飞的鸟儿和喜鹊似乎还留恋在此。海陵自古以来就是个争雄之地,看着苍苍的烟树,心中不免生出一丝忧愁。

注释

  • 四野:四面八方,形容视野开阔。
  • 霜晴:霜降之后,天气晴朗。
  • 高城:高高的城楼。
  • 啸侣:和朋友一起高声吟唱。
  • 旌旗杂沓:形容旗帜纷纷扬扬,形态各异。
  • 锁钥:指城池的防守与控制。
  • 云山成间阻:西边的云山成为了视线的阻隔。
  • 海陵:指海陵地区,历史上为争夺之地。
  • 暮愁:傍晚时分的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海陵”是指江苏泰州的一个地域,历史上因地理位置重要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诗中通过描绘风景,表现了作者的心境与历史的沧桑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春霖,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情感为主,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登高望远时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思考,结合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诗歌鉴赏

《登泰州城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抒情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对故土的眷恋。首联提到“霜晴”,暗示了时节与天气的变化,创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而“高城啸侣”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情谊,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旌旗杂沓”则展现了泰州作为一个重要战略地点的繁忙与紧张,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两句通过“云山成间阻”与“海陵自古雄争地”,引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表现出一种忧愁与惆怅,令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变迁的无常。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豪迈,又有沉郁,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野霜晴海气收:描绘了四周景色的清新,霜降后的天空明亮,海风也逐渐平息。
  2. 高城啸侣共登楼:在高城之上,诗人与朋友共同吟唱,感受到强烈的团结与友谊。
  3. 旌旗杂沓连三郡:形容周围的旗帜交错,显示出此地的繁忙与重要性。
  4. 锁钥矜严重一州:强调此地是守卫一州的关键所在,表达了对这一战略位置的重视。
  5. 西望云山成间阻:向西望去,云山成为了视线的阻碍,暗示着未来的不可预知。
  6. 南飞鸟鹊尚淹留:南飞的鸟儿和喜鹊依然留恋于此,象征着对这片土地的依恋。
  7. 海陵自古雄争地:海陵自古以来是争夺的地方,暗示着历史的动荡与变迁。
  8. 烟树苍苍起暮愁:傍晚的烟树勾起了诗人的忧愁,渗透出对历史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山成间阻”,形象地描绘了视线的阻隔。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前后句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鸟鹊尚淹留”,赋予了鸟儿情感,使其充满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表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清冷与肃穆,暗示时间的流逝。
  • 旌旗:代表着战争与荣耀,体现出历史的冲突。
  • 云山:象征着遥远与不可知,表现出诗人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 烟树:代表着故乡的记忆,充满了亲切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霜晴”是指什么?

    • A. 雨天
    • B. 晴朗的天气
    • C. 有霜的天气
  2. 诗中“高城”指的是什么地方?

    • A. 高山
    • B. 泰州城楼
    • C. 古代的城池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爱情
    • B. 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恋
    • C. 自然景色的描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2. 崔颢的《黄鹤楼》
  3.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比较《登泰州城楼》与《登鹳雀楼》,两者都描绘了登高所见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感,但《登鹳雀楼》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登泰州城楼》则更多地关注历史与地理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土地的深情与历史的沉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