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忆故人(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

时间: 2024-12-29 16:43:54

逢人借问春归处。

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

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

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

似说江头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桃源忆故人(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
作者: 王之道

逢人借问春归处。
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
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
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
似说江头路。


白话文翻译:

遇到人问春天归来的地方,我远远地指向那芜杂的城外烟树。
柳梢上的残雨已然收尽,月光悄然透过西南的窗户。
轻盈的游丝不知如何留住她,心中不禁生出无数的闲愁。
燕子究竟是为了谁来回飞去,仿佛在诉说着江边的道路。


注释:

字词注释:

  • 逢人:遇到人。
  • 芜城:指杂乱的城市或地区。
  • 残雨:指春季最后的细雨。
  • 游丝:形容轻盈的丝线,常用以比喻无形的情感。
  • 闲愁:无所事事时产生的愁苦。

典故解析:

  • 燕子:寓意春天的回归,燕子的到来象征着春暖花开,常与思乡、离别相关联。
  • 江头路:可能指江边的道路,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旅途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之道与友人曾倅子修相聚之时,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对故人的怀念,情感真挚而细腻,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与友情的追求。


诗歌鉴赏: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故人的思念。全诗以“逢人借问春归处”开篇,设问引入,展现出一种寻春的情怀。接着,诗人通过“遥指芜城烟树”描绘出春天的模糊景象,给人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觉。

“收尽柳梢残雨”一句,展现了春雨的柔和与渐渐消逝的季节感,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留恋。随后“月闯西南户”则暗示夜晚的宁静与思念的加深,月光的照耀仿佛将思绪拉回到与故人相聚的温馨时光。

“游丝不解留伊住”则运用了游丝的意象,象征着难以捉摸的情感与思念,诗人在此处感叹自己对故人的思念如同那游丝般轻盈却又无形。最后,诗人以“燕子为谁来去”结束,正是燕子飞来的象征,寄托着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表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出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审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逢人借问春归处:遇到行人询问春天的归来。
  2. 遥指芜城烟树:远远指向那杂乱的城市和树木。
  3. 收尽柳梢残雨:柳树的细雨已经停止。
  4. 月闯西南户:月光透入西南的窗户。
  5. 游丝不解留伊住:轻盈的丝线无从留住她。
  6. 漫惹闲愁无数:无端惹起了无数的闲愁。
  7. 燕子为谁来去:燕子飞来飞去究竟是为了谁?
  8. 似说江头路:仿佛在讲述江边的道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游丝”比喻无形的思念。
  • 拟人:燕子的动作赋予了情感属性。
  • 对仗:全诗布局工整,形成对称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亲情与友情的珍惜,反映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柔情似水,常与思念相连。
  • 燕子:象征春天的回归与离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芜城”指的是: A. 一座繁华的城市
    B. 杂乱的城市
    C. 一处空旷的地方

  2. 诗人借“游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思念
    C. 快乐

  3. 燕子在诗中象征: A. 冬天
    B. 旅途
    C. 春天的归来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之道的《桃源忆故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侧重于对故人和春天的思念,后者则是一种孤独的自饮。两者都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王之道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