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作 张耒 〔宋代〕
静枕有远听,风声带晓江。 寒云垂紞紞,严鼓已逢逢。 功业惊残岁,江山隐陋邦。 寒鸡憎客梦,呼日上低窗。
白话文翻译:
静静地躺在枕上,远处传来风声,伴随着黎明的江水声。 寒冷的云层低垂,鼓声已经响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 功业成就令人惊叹,但岁月已残,江山却隐藏在简陋的边疆。 寒冷的鸡儿似乎讨厌我的梦境,呼唤着太阳升起,透过低矮的窗户。
注释:
- 静枕:安静地躺在枕头上。
- 远听:远处传来的声音。
- 晓江:黎明的江水。
- 寒云:寒冷的云层。
- 紞紞:形容云层低垂的样子。
- 严鼓:正式的鼓声,常指晨钟暮鼓。
- 逢逢:鼓声连续不断的样子。
- 功业:成就的事业。
- 残岁:残余的岁月。
- 江山:国家的疆土。
- 陋邦:简陋的边疆。
- 寒鸡:寒冷天气中的鸡。
- 憎:讨厌。
- 呼日:呼唤太阳。
- 低窗:低矮的窗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成的感慨。诗中“功业惊残岁,江山隐陋邦”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个人成就的反思和对国家边疆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声、云层、鼓声和鸡鸣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诗中“静枕有远听,风声带晓江”一句,以听觉引入,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远方的活力。“寒云垂紞紞,严鼓已逢逢”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增强了清晨的庄严感。后两句“功业惊残岁,江山隐陋邦”和“寒鸡憎客梦,呼日上低窗”则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成的感慨,以及对简陋边疆的关切,情感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枕有远听,风声带晓江:诗人安静地躺在枕头上,远处传来风声,伴随着黎明的江水声,营造出清晨的宁静氛围。
- 寒云垂紞紞,严鼓已逢逢:寒冷的云层低垂,鼓声已经响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增强了清晨的庄严感。
- 功业惊残岁,江山隐陋邦:功业成就令人惊叹,但岁月已残,江山却隐藏在简陋的边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成的感慨。
- 寒鸡憎客梦,呼日上低窗:寒冷的鸡儿似乎讨厌我的梦境,呼唤着太阳升起,透过低矮的窗户,抒发了作者对简陋边疆的关切。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寒鸡憎客梦”,将鸡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功业惊残岁,江山隐陋邦”,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成的感慨,以及对简陋边疆的关切,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个人命运和国家边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风声:象征清晨的活力。
- 寒云:象征清晨的寒冷和庄严。
- 严鼓: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寒鸡:象征清晨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静枕有远听”一句,通过什么感官引入清晨的景象?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答案:B
-
“功业惊残岁”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功业的自豪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简陋边疆的关切 D. 对清晨的喜爱 答案:B
-
诗中“寒鸡憎客梦”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描绘江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张耒《晓作》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描绘了清晨的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和对边疆的关切,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豪放的情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