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赵将崇 {上执下心} 一首
作者: 刘克庄
边地犹防哨,中原屡失机。
君豪横槊去,吾老荷锄归。
昔被毛锥误,今恁羽扇挥。
军前需露布,陛下久宵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在边疆仍需设防,中央却屡屡失去机会。
你豪气冲天地挥舞长矛离去,我已年老,只能背负锄头回归。
过去曾因毛锥的误导,今日却是这样挥动羽扇。
军营前需要披露战袍,陛下却在夜里久待未归。
注释:
- 边地:指边疆地区,通常指防守和战争的前线。
- 哨:指哨兵,防守的意思。
- 中原:指中国的核心地区。
- 豪横槊:豪气冲天地挥舞长矛,形容将军勇猛。
- 荷锄:指背负锄头,暗指归隐田园,远离战争。
- 毛锥:古代一种兵器,象征被误导或受到伤害。
- 羽扇:用羽毛做的扇子,通常与文人雅士有关,暗指文人的气质。
- 露布:披露战袍,准备应战。
- 陛下:指皇帝或统治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6年-1269年),字伯恭,号文靖,宋代诗人,后世称为“刘文靖”。他以诗歌和词作闻名,作品风格多样,涉及诗、词、文等,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边疆战事频繁,中央政府面临多重压力。诗中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将军出征的感慨,体现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开头的“边地犹防哨,中原屡失机”直接揭示了国家的危机,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紧接着,诗人通过“君豪横槊去,吾老荷锄归”的对比,表达了对将军出征的敬仰和自己年老的无奈,形成强烈的反差,突显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昔被毛锥误,今恁羽扇挥”更是展示了历史的教训与个人的无力感,似乎在告诫后人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最后一句“军前需露布,陛下久宵衣”则是对皇帝的呼唤,表达了对国家统治者的期望与责任感。这种情感的层次感和历史的厚重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在简练中透着深邃,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地犹防哨:边疆地区仍需设防,暗示外敌威胁。
- 中原屡失机:中央地区多次失去机会,显示内政的失误。
- 君豪横槊去:将军豪气冲天地出征,体现出英雄豪情。
- 吾老荷锄归:我年老只好回归田园,表现出无奈与悲伤。
- 昔被毛锥误:过去因兵器误导而受伤,象征历史教训。
- 今恁羽扇挥:如今却只能挥动羽扇,显示出无能为力。
- 军前需露布:军营前需要披露战袍,象征战备与责任。
- 陛下久宵衣:皇帝整夜未归,暗示对国家的忧虑与期望。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军的豪气与诗人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毛锥与羽扇分别象征战争与文人生活,反映历史的变迁。
- 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 边地:象征国家的防线和外敌威胁。
- 中原:代表国家的核心与内政的运作。
- 豪横槊:象征将军的勇猛与豪情。
- 荷锄:象征诗人的归隐与无奈。
- 毛锥:代表历史的教训。
- 羽扇:象征文人的气质与安逸。
- 露布:象征战备与责任。
- 陛下:代表国家的统治者,暗示对其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边地”指的是哪里?
- A. 中原地区
- B. 边疆地区
- C. 海外
- D. 山区
-
诗人对将军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指责
- C. 无所谓
- D. 反感
-
“昔被毛锥误”中“毛锥”可以象征什么?
- A. 美好生活
- B. 历史教训
- C. 武器
- D. 文人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二者都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但杜甫更多地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而刘克庄则更注重历史的教训与个人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